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胶印过程的标准认证

2024/4/18 4:32:50发布8次查看
近年来,国内众多的企业都获得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认证。印刷行业也不例外,很多印刷厂也都通过了认证,提高了现低企业的管理水平。但iso-9000系列标准属于各行务业通用的标准,侧重于企业管理,缺少技术和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内容。印刷企业应在获得iso-9000认证的基础上,按照胶印过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实现印前和印刷过程的标准化,保证印刷企业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我国印刷行业标准化工作已经开展了近20年,建立了标准化的管理机构——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加入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tc130印刷技术委员会,被吸纳为积极成员。截至2004年,我国已发布了现行有关印刷方面的国家标准29项,行业标准20项。其中有5项新标准均是采用国际标准制定而成的,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标准gb/t 17934-2-1999《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片、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第二部分:胶印》,该标准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由国家印刷标委会组织北就印刷学院起草,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2647-2《胶印过程控制》。这是与国际接轨的最先进的胶印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局于1999年12月批准了该标准,并于2000年8月1日起实施。我国是全球是先将iso-12647-1、2转化为国家标准的成员国之一。
解读iso—12647—2的先进性
该项国际标准由iso的tc 130印刷技术委员会组织国际上印刷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如德国、美国、瑞士、英国、日本的印刷研究机构。印刷协会、印刷院校以及著名印刷企业的专家和学者共同起草制定。经过5年时间,在各成员国之间广泛讨论,几易其稿,最终于1996年经各成员国投票表决,超过75%同意才正式通过。从制定标准的着眼点和思路来看,国际标准与我国自行制定的标准在本质上不同,例如,gb/t 7705—1987《平版装潢印刷品》标准和cy/t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这两项涉及胶印质量标准都着眼于印刷成品的外观、规格尺寸、套印误差、实地密度、相对反差值、网点增大率等技术参数的要求。通过在印刷完成后对印刷品进行测量和检验,从而达到控制印刷质量的目的。事实上,这些标准起不到在印前控制影响印刷质量的诸多因素的作用;与国际先进的标准相比,我们的标准制定工作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iso 12647-2(国际gb/t 17934-2-1999)标准是怎样制定的?其技术要求的着眼点在哪里?在该标准的技术要求条款中,首先规定了分色片的质量和网线数。在质量一节中规定;“分色片上网点中心的密度值应比透明胶片的密度值(片基加灰雾)至少高2.50,网点中心的透射密度不得高于胶片密度值(片基加灰雾)0.1以上,透明胶片的密度值(片基加灰雾)应该不高于0.15.”
分色片是影响胶印产品质量的起始因素,标准标网点中心的密度值比胶片的密度值至少高出2.50,这样才能保证分色片上的网点正确地转移到印版上。
标准对网线和网线角度也作了规定,卷筒纸期刊印刷为45~60线厘米,商业印刷为60~80线/厘米。对网线角度的要求是:“无主轴的网点,青、品红和黑版的网点角度差应是30°黄版与其他色版的网点角度差应是15°,主色版的网点角度应是45°”。在印前规定网点角度差可防止在四色印刷中产生龟纹。在国标和行标中对这两项均无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为了确保套印精度,标准对分色片的图像尺寸误差提出了要求:“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一套分色片各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得大于0.02%“。要保证不超过这个误差,须要控制作业环境的温湿度,确保分色胶片尺寸稳定,防止伸缩。
为了防止多色印刷油墨叠印率低、背面透印和背面粘脏等现象发生,标准对分色片的阶调值总和作如下规定:“单张纸印刷的阶调值总和不得超过350%,卷筒纸印刷阶调值总和不得超过300%”。在印前采用底色去除方法以保证达到上述阶调值总和值的要求,为印刷创造有利条件。
灰平衡由图像的青、品红和黄阶调值,以及它们的颜色和叠印品的颜色来确定。如果印刷品在规定观测条件下呈灰色,该分色片上的青、品红和黄阶调值(网点面积)就处于灰平衡状态。标准规定的灰平衡阶调值如下表所示。
青(%)
品红(%)
黄(%)
1/1阶调
25
19
19
2/4阶调
50
40
40
3/4阶调
75
64
64
然而,我们国的标准却没有规定灰平衡阶调值这一重要的要求。
关于印刷品的质量要求,标准对承印物(如纸张)的颜色光泽度提出了要求和测量方法。首先确定未印刷纸张本身的cielab色空间值(l、a、b)、色差值(△eab)、光泽度和允许误差。对五种典型纸张的色空间、光泽度、亮度、克重均做出相应的规定。
对油墨的颜色和光泽度也有相应的要求。用规定的五种纸打样、样张上的青、品红、黄、黑四个实地色及双色叠印获得的红、绿、蓝实地色的cielab色度值l、a、b应符合规定值。印刷原色实地色差值△eab;黑色偏差为4,青色为5,品红为8,黄为6。
标准要求实地颜色的光泽度应是在75°入射角和75°接受角的条件下测量承印物或单色实地的镜面光泽度。标准标使用的测量仪器应符合gb/t 8941。3国际规定,测量值用百分数表示。我国的标准对纸张和油墨均无此详细的要求。
此外,对阶调复制范围,也就是网点再现范围是根据加网线数作出的规定。如加网张数介于40~70线/厘米之间,分色片网点面积率为3%~97%的网点能完全印在纸上;加网线数80线/厘米,网点面积率为55%~95%的网点能完全再现。
关于阶调增加,即网点增大,标准规定了印刷品的阶调增加值。根据标准列出的测控条阶调值为50%处的阶调增加值数据,选择相应的值作为目标值。例如,测控条上网点线数为60线/厘米,阶调值为50%处的阶调增加值(百分比)如下;卷筒纸期刊彩色印刷用阳图版(3型纸:光泽涂料纸)为19;商业彩色印刷为 17,使用1型和2型涂料纸和阳图版为19(其中彩色印刷要求黑版比其他色版高2%~3%)。cy/t5行业标准中规定的网点增大值的范围较大,在10% ~25%之间,并且没有规定目标值。
套印精度是印刷品质量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cy/t5第一版规定的套印误差较宽。1999年修订后,规定精细印刷品套印误差≤0.10mm,一般印刷品允许误差≤0.20mm。iso-12647-2国际标准规定的“图像位置误差”与我国标准规定的套印允许误差在概念上完全不同。例如,国际标准规定:“任意两色印刷图像中心之间的最大位置误差不得大于四色分色片最小网点宽度的一半。”这种套印精度要求比我国标准要求高得多。如果由于设备等方面的原因达不到上述套印精度时,国际标准允许印刷厂与客户之间达成必要的协议。
从以上对两项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对比来看,iso-12647-2是当今国际上最最先进的胶印过程控制标准,我国印刷行业应大力宣传这项标准。印刷厂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质量优势,应该积极采用该项国际标准,力求在产品质量管理上与国际接轨。
德国iso-12647-2胶印过程标准认证
德国是标准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din(缩写)是德国工业标准的代号。德国印刷工业很早就建立了一系列标准,几乎覆盖了印刷工业的所有技术和生产过程。很多印刷标准已经被iso采用,转化为国际标准,例如iso-12647-2在德国的代号为din iso 12647-2。
据德印刷和媒体协会对胶印过程控制标准认证的说明如下:如国在德国有人问印刷厂按照什么标准印刷,多半听到的是欧洲色标概念。这个概念大多习惯上用于胶印欧洲色标(din 16539),但该标准现已失效。如今关于原色油墨的颜色性能在din iso 2846-1标准中有规定说明,该标准是在din 16539基础上原色油墨实地的颜色性能,因此这个标准作为唯一的标准是不完整和不充分的。
自2001年10月以来,产生了新的胶印过程标准,该标准从数据采集到印刷描述了生产的全部过程,由德国印刷和媒体协会与fogra研究所共同制定。 iso 12647-2系列标准中规定了胶印参数、允许误差和测量方法。该标准是在国际基础上研发的,还特别研发了媒体标准。
如果印刷原稿制作者没有掌握必要的印刷专业知识,不按照媒体标准和胶印过程标准去工作,将很难保证后期的印刷质量越来越多的制版厂和印刷厂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许多客户已经要求印刷厂按照iso 12647-2进行生产,以保证印刷质量。因此,印刷协会和fogra研究所联合为那些按照iso 12647-2胶印过程标准生产的企业授予证书,对于遵守iso 12647-2的企业颁发两年有效的证书。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