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继搭桥贷款、贷款责任追究等银行禁区陆续被突破后,小企业流动资金的还贷方式迎来的又一重大转变。
对银企,都是利好
“目前,我们还没有接收到通知,所以还没有开始开展该项业务。”几家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相关负责人均这样对《中国会计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银监会行文一般会先到各地银监局,再由各地银监局转发到银行,有一定迟滞。
其间,但这种迟滞并不是人为所致,而是有一系列相关事宜需要处理。“因为要将某一特定行业纳入信贷范围,仅仅给了‘许可证’还不够,还需要实施细则。一项政策从框架到细则的整个搭建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之后是市场和产品培训等等环节。”在某商业银行工作的邓安群表示。
“要想真正的落实,需要从总行到各地分行,给予大量人力和物力的配合。”因此,邓安群预计,“大规模做这个业务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对此,周德文也持同样的观点。作为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会长,他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时表示,“目前总体的环境趋于宽松,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在增加。但是,好政策落到实处尚需时间。上半年效果可能还不会呈现,下半年才会显现出来。”
“利好”,这是银行方面对《通知》的第一反应。这表明,银监会正在采用更加务实的态度来化解企业在还贷方面的压力。
其目的在于:缓解小企业的资金运转压力以及防止银行“虚假”的资产状况。“试图建立一个双赢的局面。”某商业银行公司业务部的负责人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