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各界都认识到了我国发动机水平与*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产品检验精度很高,但加工的精度差;精度保持性差;简单模仿多,细化分析少;用户维护保养差,这些方面增加发动机发生故障的机率。而所有这些都是可靠性差的表现。
考核发动机可靠性指标的重要数据是平均*时间,国外发动机多数超过1万小时,而国产发动机远远低于这个数字。这就难怪重要客户愿意多花几倍的价格来购买进口的发动机,而对国产发动机心有疑虑。国产发动机的可靠性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而可靠性是模仿不来的,即使有图纸和工艺文件,也做不出别人的可靠性。因此提升可靠性要靠企业自身的精益化管理。
发动机的可靠性涉及到主机厂的设计、制造、装配、供应和售后服务等各部门;涉及到配套件、外协件的供应厂商和协作厂商;涉及到各种类型发动机用户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和设备管理部门等。这种协同环境既有主机厂内部各个部门的协同,又有主机厂与多家配套件、外协件的供应厂商的协同,还有主机厂与多家典型用户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