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屏公司 叶健:是否上马ctp 应该和公司接活的倾向性有一定关系,例如网屏的客户雅昌公司,其ctp 的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的85%,ctp 的印刷品质要比普通胶片高很多。如果公司接的活本身要求不高,可能客户就认为用ctp 生产的话价格会高,会觉得不划算。如果客户要求品质较高,胶片输出达不到要求,自然而然就会选择c t p 。
柯达公司 戴吉农:ctp 目前应用效率不高我认为主要有3 个原因。一是如果ctp版材的价格只有30 元/ 平方米,企业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ctp,所以,成本问题依然是阻碍ctp 大规模使用的最主要原因。现在国内很多厂家都在自主研制ctp 版材,如果这些版材的品质能够尽快跟上,而国外厂家的ctp 版材价格在短期内又能快速下降,那么我相信ctp 的使用率会高很多。二是很多厂家一直拥有传统ctf,让他从传统习惯转到ctp 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三是很多印刷厂在使用ctp 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导致ctp 没有普遍使用的原因。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在柯达的客户中,有几个厂家原来没有照排机,一旦上了ctp 后就存在两种选择:要么客户要求出胶片,他就找外边出胶片;要么客户没有任何要求,那么他则会进行ctp 制版,不会考虑出胶片,选择变得简单很多。
今日风景 沈黎明:ctp 只能是工具,一般人购买ctp 时,考虑更多的是设备成本投入和回报问题。实际上,企业更应该关注的是整个生产流程效率和印刷质量的提高,既然你上了ctp 就该忽略设备成本,通过你的工作,让客户接纳ctp,让你的设备充分运转起来。
海德堡公司 杨颂文:每位老板都会精打细算,我想更多的印刷厂之所以上ctp,并不是考虑量有多大,而是看重目前印刷市场的竞争能力,如果没有很好的工艺去竞争的话,那么只能局限于价格等低层次竞争,而ctp 则是印刷企业提升印刷品质和层次的选择,每家印刷企业肯定不是以ctp 月输出量作为企业生产的标准,而是从ctp 的价值和企业所处市场的位置考虑的。所以,单从ctp 的出版量考虑不是非常全面,我相信,随着成本问题的解决,ctp 的普及速度会很快。
方正集团 陈静:用户在选择ctp 时应该考虑自身的业务结构是否与选择的设备类型相匹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做短版快印,你选择了一台一小时只能出10张版的设备,试想一下,后边有3~4 台印刷机,什么样的ctp 才能满足印刷机的需求呢?假如公司是以商业轮转为主,每台印刷机都要出8张版整个印刷机才能开动起来,那么你就需要选择既多又快的ctp 来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补版的问题,如果印刷机中的某块版因为特殊原因需要临时更换,该怎么办呢?如果用一台每小时输出10 张版ctp,需要15 分钟才能使印刷机恢复生产,它比传统的晒版还要慢,从这个角度讲,选择一台输出效率很高的ctp是非常关键的。
还有就是设备应用不足的原因是我们一直在讲的色彩工艺问题。客户认为ctp的高效并未体现出来,所以觉得很失望,我觉得供应商应该肩负起更高的责任,不但帮助用户把版材搞好,更该把生产工艺搞好。
(以上部分内容根据此前的“印刷企业色彩与工艺管理高峰论坛”录音整理,未经受访者确认)
转载自:中国印刷物资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