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孩子不愿意执行探视权怎么办

2024/4/14 15:52:46发布12次查看
孩子不愿意执行探视权的,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判断,满8岁的儿童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则不能够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强制执行探视权会对子女产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如果是家长拒绝对方的探视,则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探视权。
一、孩子不愿意执行探视权怎么办
满8岁的子女不愿意被探视的话,则没有办法,也不能够申请强制执行,因为子女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了。
(一)对于拒绝执行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是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相关的个人以及单位也要协助执行。
(二)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这里所说的强制执行的对象,只是拒绝履行协助责任的那一方而不是子女。因为大部分的探望权纠纷案件都涉及了人身问题,所以万一执行不当,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伤害。
(三)如果离婚以后,子女已经年满8岁,那么他们对于是否进行探望,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了,所以人民法院会征求子女的意见,在子女不同意的情况下,是不能强制执行探望权的。所以,如果是一方不让另一方探望子女的话,是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
二、儿童探视权是如何设定的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三、探视权可以剥夺吗
探视权又称见面交往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探视权从法理上看,是基于亲权的一种派生权利,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视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所以,探视权不能被剥夺,只能被中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所以,如果在探视的时候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比如存在犯罪行为、吸毒赌博、暴力等恶习时,就会被中止探望权。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孩子不愿意执行探视权怎么办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孩子不愿意执行探视权,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做判断,如果满8岁则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