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相:是反映颜色固有的色彩相貌,是色与色之间的主要区别,即一定的波长的光波代表了某一个固定的色相,色相不同,其光波的波长也不同,在电脑分色的测定中用h表示。
(2)亮度:是反映明暗度。对彩色的亮度有两种,一种是各颜色之间有明暗程度,这是由于各色光波的波长不同,经过反射,对人眼视网球膜刺激程度不同,在整个可见光谱中,从绿到黄最高,明度高,所以人们对绿色很敏感,从橙到红,青到紫,亮度下降;另一种为同色相的颜色,高度不同,即它们之间或由于明亮度不同,看上去有深有浅,愈接近白光,明度愈大。
(3)纯度(饱和度):是反映色彩接近自然色光的程度,越接近自然色,纯度越高,反之越低。在电脑分色的测定中用c表示。
三、配色步骤
拿到一个样品(样稿)时,应从下列步骤去做:
1.按承印物材质,确定选用哪一类型油墨,然后再选择油墨的品牌。
2.根据样稿判断,首先选出主色,主色选好后,再看还有什么颜色,即副色。
3.配色:取出经彻底搅拌的主色后再添加副色,在副色的添加中,一定要小心,要一点一点少量加,等调配的颜色与样品接近时,再用同一个参数(即目数、感光层厚度相同的网版及同一胶刮硬度等)测试,直到合格。
4.油墨小样调配工艺方法要点:
(1)分析样搞,确定主色和副色(色头),用基准色(三原色)按一定重量的百分比选好油墨。
(2)配色过程中采用由浅入深(白、黄、橙、红、紫、蓝、青、绿、黑)的原则,尤其着色力强的颜色只能加予定量的70%~80%,当色相接近时,应谨慎添加,准确称量,主色以100克单位,副色以0.1克精度称量添加。
(3)调色是先调主色,当主色接近时,再调副色,当达到90%左右停加,打样(必须注意做到均匀调配,搅拌充分)。浅色一般比样稿深一点,而深色是湿墨比样稿要浅一点,因为浅色干后比湿墨更浅,深色干后一般呈现浅色现象,因干后偏深。
(4)详细记录各色墨的用量数据、名称、代号等。
(5)观看试样与原稿比较:注意与标样(样稿)同材料上的同种工艺参数印刷,应在专用比色箱或无直射光的标准箱下进行比色。
(6)修正再比较、确认。
(7)放大调配。
注意:不同类型的油墨不能混配,必须使用专色溶剂调整黏度等。
5.颜色的测定:
(1)光源:同一颜色在不同波长的灯光下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建议在检测颜色时要使用标准光源,标准光源有d65、d50、a等。(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