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分析,引起啤酒瓶爆炸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回收瓶超期服役。国家规定禁止非b瓶啤酒生产销售,并建议b瓶回收使用期限为两年。但目前仍有非b瓶和大量超期服役的b瓶混斥于流通市场。啤酒瓶使用期限过长,容易引起瓶体擦伤、划痕和材质的老化,造成抗压力下降。二是啤酒瓶消毒不彻底,再次使用后,酵母在瓶中二次发酵形成较大内压。三是普通啤酒瓶质量不过关。从消费者投诉反映的情况看,啤酒瓶爆炸事故都集中在普通啤酒瓶,精装啤酒很少发生爆炸。原因是一些生产企业为节约成本,购买了质次价低的b瓶。四是运输、贮藏方式不合理。一些啤酒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瓶装啤酒捆扎出厂,啤酒瓶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剧烈碰撞,加上运输中又粗暴操作,造成隐性裂痕,啤酒瓶的机械强度大大降低,加大了爆瓶的可能性。五是啤酒贮藏不当,如温度过高或暴晒,瓶内气体膨胀、气压过高就可能发生爆炸。啤酒降温速度过快,温差骤变,引起瓶体抗压力下降,加上不小心碰撞,同样容易导致爆炸。
啤酒瓶爆裂事件年年都有发生,有关部门早就出台相关规定:玻璃啤酒瓶必须具有“b”字标记,一般使用期限为2年。然而,一些啤酒生产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使用b瓶,有的甚至超期使用。去年二季度,国家曾对啤酒瓶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在这次抽查中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啤酒瓶抗冲击、耐内压力两个指标。2005年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由全国日用玻璃搪瓷标准化中心主办的《啤酒瓶》国家标准修订讨论会。讨论会上,行业专家和相关企业对《啤酒瓶》国家标准讨论稿逐条进行研究,通过标准来规范玻璃制瓶行业和啤酒行业的发展。
然而,光有标准是不够的,标准需要各方来支持。啤酒瓶爆裂事件不断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随着大城市监管力度的增强,一些劣制啤酒瓶逐渐涌向大城市的远郊区县及中小城市。一些啤酒生产商甚至把那些非b字瓶,或者已经超过服役期限的b字瓶,灌上啤酒,成捆地运到农村去。而在各地农村,啤酒瓶又呈现供不应求局面,这也使得质量不好的瓶子有一定的销路;同时,我们也看到,啤酒企业压价,玻璃企业竞价,导致某些玻璃企业无原则地降低成本,使得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体制不健全、设备简陋、工艺落后、资金匮乏、管理不到位,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甚至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质量也严重下滑。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啤酒瓶爆裂事件是得不到有效控制的。
信息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