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通过对名牌产品的“贴牌生产”(oem),同样也是一个走向国际化的有效途径。虽然不是直接面对最终用户,但是名牌产品的国际水平,使我们通过贴牌过程对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企业管理、员工素质、质量控制等方面逐步和国际接轨。从而在保证质量和建立信誉方面逐渐走向良性发展轨道。为进而创出自己的品牌打下基础。国内一些量具生产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比刃具企业要更好一些。
今年工具分会秘书处也开始做了一些工作,试图通过协会渠道,帮助企业增加一些和国际市场沟通的机会,先后与韩国工具工业协同组合和德国vdma下属的精密工具专业协会,进行了接触,彼此都有进一步合作的愿望。其中韩国的合作进展较快,他们派出多个代表团访问协会和一些工具企业,成都工具所、成量等单位也组团前往韩国,参加10月25日韩方举办的国际工具展览会。希望通过交往和了解,双方能够找到一些优势互补的项目。推动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韩方特别提出,该国量具基本依靠进口,大多是日本三丰的产品,质量过硬但价格很高。后来发现,一些三丰的优质量具原产地是中国。于是想到为什么不从中国直接进呢?这样对中、韩双面都有利。目前碰到的问题是,过去通过中间商进入韩国的中国量具大多是价格很低,质量较差。在韩国造成了对中国产品质量、信誉的不良影响,韩方提出:加入双方工具协会能在这件事上进行沟通和合作,例如,由协会推荐优秀的生产商,并通过质量认证等措施加以保证等等。把能把事情办好。我们认为,协会间的这类沟通和接触,至少可以帮助广大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增加一些信息来源和选择余地。今后我们准备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005年工具行业很多企业都加强了国际化的步伐,有些动作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如哈量全资收购了德国kelch公司,哈一工和著名的跨国公司dleason合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