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病原为榆长喙壳(ceratocystis ulmi (buis) moreau=ophiostoma ulmi (buism) nannf),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真菌。
【发生规律】病原菌侵入榆树导管后,通过纹孔从一导管扩展到另一导管,导管内菌丝能产生类酵母菌状的芽孢,可在导管中随树液的流动而扩散。孢子的存活期很长,在伐倒病株的原木上可存活2年之久。病原菌对活榆树的侵染主要由带菌的小蠹虫危害引起。该病亦可通过根接触传染。炎热干旱的年份,病害会加速发展。所有欧洲榆和美洲榆都易感病,亚洲榆抗病性较强。
【防治方法】①严格执行对外检疫,严禁调运榆树苗木。
②培育和选用抗病树种。
③对病株(枝)应及早彻底砍除并烧毁,减少侵染来源。
④对感病植株的树干基部注入内吸杀菌剂如苯来特、多菌灵等,有抑制病害发展的疗效。
⑤要积极防治小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