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燥(固化)原理和设备的区别
uv光油是依靠光油中的引发剂吸收紫外光,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和低聚物反应并固化的。一台国产实验室固化设备2万rmb即可,国产的生产设备约20-30万rmb.
eb光油是在电子束的猛烈轰击下,单体和低聚物上的双键被强制打开,产生自由基并完成聚合。一台进口的实验室eb固化设备约需10-20万美圆,而生产设备则在50-80万美圆之间。
目前eb固化设备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外公司手中,由于该类设备批量生产小,所以价格偏高,相信该技术如果被普遍利用后,合理的价格应在30-50万美圆之间,如果该设备的制造技术被台湾或国内同行掌握,相信价格会更低。
2.气味的区别
uv油和eb油均不含溶剂,所以施工中的气味问题不存在。所谓气味主要是指印刷品表面残留的气味。uv油残留的气味来源有两个,一是残留的引发剂和活性单体,二是引发剂反应后生成的其它小分子物质。对uv油的引发剂进行改良,并提高反应程度,气味会有改观,但不能完全清除。
eb光油中没有引发剂,反应程度超过98%,所以不会像uv油一样会有残留气味的问题。
3.耐黄变性的区别
我们知道,上过uv油的纸张长时间放置后,会逐渐变黄,主要原因是残留的引发剂和引发剂生成物吸收紫外线导致,使用昂贵的引发剂或在uv油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会有帮助,但不能完全做到不黄变。eb光油不使用引发剂,所以不会有该问题存在。
4.油墨变色的问题
uv灯在产生紫外线的同时,也会产生红外线,使上过光油的纸张表面温度较高,由于要保证生产效率,所以纸张来不及降温便被堆放在一起,内层部分的纸张会在30-60℃的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这时候一些耐热性差的油墨便会变色。除温度的影响外,uv油中的引发剂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依然会保持一定的活性,可能会和油墨中的一些活性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这也是uv油导致油墨变色的原因之一。对uv灯、反光罩、冷却系统进行改良,油墨变色问题会有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eb光油在固化过程中,固化设备在产生电子束的过程中不产生红外线,温度问题被很好的解决,所以电子束固化是真正的冷能源,对一些热敏性的基材会更适合。
5.固化程度的比较
为了理解uv油和uv油的固化程度,在此引入了凝胶率的概念,其测定方法为:将光油制成厚度为100μm的涂膜,记录下固化后的涂膜质量w0,用丙酮萃取48小时,在50℃下真空干燥8小时,记下萃取后的质量wg.然后按下式计算:
凝胶率=wg/w0×100%
凝胶率越高,固化程度越高。uv油无论如何提高能量,固化程度也只有75%左右,uv油正常的施工能量是50-100mj/cm2,也就是说目前我们使用的uv油,在印刷品表面会有25-30%的小分子物质残留,这些小分子物质,一方面使产品的物理性能下降,一方面在安全性上存在严重隐患,如有可能导致人体皮肤过敏等。
eb光油的固化能量在达到40kgy(电子束能量的表示单位),固化程度便可达到98%以上,物理性能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好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