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将配置好的重液(密度值准确到0.003kg/l)装入重液桶中并按密度大小顺序排好,每个桶中重液液面不低于350mm。把密度的重液再分装入另一个重液桶中,作为每次试验的缓冲液用。
2.浮沉试验顺序一般是从低密度逐级向高密度进行。如果煤样中易泥化的矸石或高密度物含量多时,可先在的密度液内浮沉,捞出的浮物仍按由低密度到高密度顺序进行浮沉。
3. 先将煤样称量,放入网底桶内。每次放入的煤样厚度一般不超过100mm,用水冲洗净附在煤块上的煤泥,滤去水后再进行浮沉。收集同一粒级冲洗出的煤泥水,用澄清或过滤方法回收煤泥,然后干燥称量,即成为该粒级的浮沉煤泥。
4.将盛有煤样的网底桶在缓冲液中浸润一下,(同理,如先浮沉高密度物,也应在该密度的缓冲液内浸润一下),然后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净重液,再放入浮沉用的密度的重液桶内,用木棒轻轻搅动或将网底桶缓缓地上下移动,然后使其按规定时间静止分层。
5.小心地用捞勺按一定方向捞取浮物,捞取深度不得超过100mm,并应注意勿使沉物搅起混入浮物中,待大部分浮物捞出后,再用木棒搅动沉物,然后使其静止分层,仍用上述方法捞取浮物。反复操作直至捞尽为止。
6.将装有沉物的网底桶慢慢提起,斜放在桶边上滤净重液,再放入下一个密度的重液桶中,直到该粒级煤样全部逐次按密度由低向高做完为止,最后将沉物倒入盘中。
7.各密度级产物应分别滤去重液,用水冲净浮物和沉物上残存的氯化锌,然后放入温度不高于100℃的干燥箱内烘干。干燥后取出冷却,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称量。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随时调整重液的密度,保证密度值得准确,注意回收氯化锌溶液。试验后仔细整理浮沉试验资料,才能使浮沉试验数据更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