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于秋季8月或春季4月播种,条播,按行距33厘米,顺畦划约1.65厘米深的小沟,将种子均匀播人沟内,覆土0.67—1厘米,播后稍加镇压,然后浇水,每亩播种量1—1.5公斤。在11—17℃的温度下约2周开始出苗,也有在秋季种麦时每隔1.65米留出23.1厘米空地以备次年4月套种沙苑子,麦收后再种玉米。
当苗高6.7—10厘米时,按株距10—13.2厘米定苗,留壮苗2、3株,随即扶苗培土。出苗前适当灌水以利出苗,出苗后勿使水分过多以免徒长影响产量,雨季注意排水。在生长期间和孕蕾期间,结合松土除草并追施入粪尿或硫酸铵2次,每年在植株未返青时,每亩施厩肥3000—4000公斤,在地化冻前将大块厩肥砸碎,使粪与土混合,盖于地面,促使植株返青生长。北方地区于地冻前浇冻水,以后每年收获后都要中耕除草,追肥过冬,可连续收获3—4年。
3.采收加工 在北京地区于10月收获,当荚果80%以上呈紫黑色时,离地面6.7厘米处将全株割下,晒干,打出种子,除净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