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含油污泥热洗处理工艺是在加水稀释后的含油污泥中放入一定量化学试剂,恒温搅拌清洗,固相表面的油相会脱附或聚集分离,再通过沉降操作,实现固液分离。这一阶段得到的液相产物 再经过油水分离,即可实现油相的资源化回收,而清洗液可循环回收使用[22]。
jing 等[23]通过单因素实验,提出用表面活性剂溶液洗涤含油污泥的条件。实验研究了液固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洗脱液质量分数四个因素对残油率的影响,测试的试剂有 aeo-9、 peregal o、tritonx-100 和 dbs。在条件下,na2sio3·9h2o 的洗涤,残油率仅为 1.6% 左右。duan 等[24]首先分析了辽河油田稠油污泥的性质。然后,提出了多级化学处理,并筛选出用于 固体分离的化学品。最后,探讨了合理的分离条件。处理后,油中的固体含量从 18.57%降低到 0.9%。
现在较为新型的热洗法是将各种处理方法与化学清洗进行结合。任鹏等[25]研究了一种生物和化学 联合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此外高路军等[26]将热洗+微生物+叠螺脱水技术应用在了含油污泥的处理当中。李美蓉等人[27]针对胜利油田郝现联合站罐底油泥,采用热碱水洗涤-气浮三相分离处理技术回 收罐底含油污泥中的原油。
化学热洗工艺的关键之一是化学药剂的配置和使用,作为含油污泥处理的预处理操作是行之有效 的。相应的,此工艺的未来研究方向倾向于复配及扩连[28]。
热洗法工艺简单、油回收率较高、适用范围广、成本低、可靠性较强,但是热洗过程中使用的清 洗剂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并且针对不同性质的含油污泥也需要专用的试剂,专一性较强[19,2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