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直接从mysql中读取数据不如直接从内存中读取数据来的效率高。为了提高数据库访问效率,人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方法之一就是使用一个给予内存的缓存系统放置在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之间。 (推荐学习:redis视频教程)
在查找数据的时候,首先从内存中查找,如果找到则使用,如果没有找到,那么再真正访问数据库。这种方法在一些场景下(例如:频繁查找相同数据)能够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采用redis nosql数据库作为mysql数据库的缓存,在查找的时候,首先查找redis缓存,如果找到则返回结果;如果在redis中没有找到,那么查找mysql数据库,找到的花则返回结果并且更新redis;如果没有找到则返回空。
对于写入的情况,直接写入mysql数据库,mysql数据库通过触发器及udf机制自动把变更的内容更新到redis中。
框图:
读取步骤:
1. client读取redis,如果命中返回结果,如果没有命中转到2.
2. client读取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没有查到,返回空;在数据库中查到了,返回查到的结果并更新redis。
写入步骤:
1. client修改/删除或者新增数据到mysql。
2. mysql的触发器调用用户自定义的udf。
3. udf把修改/删除或者新增的数据更新到redis中。
以上就是redis怎么做mysql缓存的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