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河南天冠集团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前不久,该集团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用二氧化碳生产全降解塑料的产业化运行。“投入运行的这条国内规模最大的5000吨/年全降解塑料产业化生产线,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该人士称。
据了解,天冠集团全降解塑料的开发,系对于产业链的延伸考虑。在粮食原料逐渐萎缩后,如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天冠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对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无疑将是有效的方式。
“二氧化碳是酒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现每吨售价为800元左右,用它作原料生产的全降解塑料每吨售价为两万多元,有效提高了酒精综合利用率,延伸产品链。”
天冠集团全降解塑料的生产,面临一个重要的行业背景。自今年6月开始,国内限塑令正式施行。“虽然一纸行政命令或一项法律、法规不是解决环境污染的唯一办法,但是它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一位专家说,“这意味着,消除污染,需要人们的环保行动,而最终还将落实到相关替代品上。”
据了解,用二氧化碳聚合成全降解塑料技术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难点。目前,市场上的塑料制品大多以石油为原料制成,不仅成本高,而且使用后不易降解,严重污染了环境。而全降解塑料制品在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耐压性能等方面都可媲美一般的塑料制品,不仅可用于低温保鲜膜市场,还可开发一次性饭盒、发泡包装材料、儿童玩具等。
不仅天冠,不少企业都瞄准了限塑令后的全降解塑料商机。据了解,河南华丹公司已投资3亿元建立一个年产30万吨的全降解塑料工业园。日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初步确定在河南投资全降解塑料的生产。
事实上,此前不少企业曾经投资可降解塑料袋的生产,但是多数艰难度日或因没有销路倒闭了。一家可降解塑料袋厂家告诉记者,虽然“限塑令”对可降解塑料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前景依然不明朗。
“前不久前来咨询的国内企业不少,可是,其在国内的推广却始终有些困难。原因之一,是与普通塑料袋相比,价格较贵。从生产上说,可降解塑料袋的产量也普遍较低,生产难度较大。”
不过,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全降解将成为塑料包装材料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我国已把降解塑料包装列入优先发展领域,降解塑料包装在农业、食品、日化、医疗等行业都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全国可降解塑料包装品未来的市场需求量有望达20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