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pvc市场价格长期低迷徘徊状况,应该讲有经济环境因素和心态认识,众多错综复杂关系阻挠着pvc价格无法喘息。
一、1-10月份的进口量比去年大幅增加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进口的总量有60-65%完全集中在华南地区,这与往年的进口市场占有状况并没有大的变化,进口完全没有北下移,反而是华东地区的长江沿线上海、江苏、浙江的进口量比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而华南地区的厦门、汕头、深圳、黄埔、广州等口岸就大幅增加。这说明华南地区尽管进口量增加,但同时华南地区的下游制品消费总量与去年相比并没有下降,而是很好地消化了巨大的进口社会库存。这其实也正说明华南地区的市场自然修复能力是非常顽强的。
二、2001年国内pvc企业大转型、快上马、忙扩产,是真正导致国内pvc市场在内需和成品出口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无法自我修复,恢复造血功能的最主要原因。据氯碱行业统计资料上报的2001年实现增扩产的产能为50万吨pvc树脂,但实际上我们经过认真调查,很多地方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pvc企业并没有真正上报扩产数据,或者隐瞒了2001年的扩产计划。据我们实际统计的实现扩产任务的pvc树脂到2001年12月止总共约为90万吨左右。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为什么下半年许多电石法pvc企业出现了电石法供应紧缺的问题,尤其是没有电石资源优势的华东、华中、东北地区,其实电石很大一部分都让大幅扩产的pvc企业给夺走了。从而也导致了部分地区电石价格被提高。
然而事情的发展又使国内pvc企业在竞争中出现了另外两种状况。目前国内中型pvc企业5-13万吨的装置,一部分是5-8万吨完全为电石法装置,另外一部分则拥有两套生产装置。而目前电石法的最大装置有宜宾天原的14万吨pvc、四川金路的10万吨和8万吨的遵义化工、天化、青铜峡、河北沧化,以及5万吨的西安化工厂、浙江巨化、北方氯碱、湖南株化等中型企业。
地处内蒙、西北、四川、西南的电石法pvc企业扩大电石法pvc装置则有他们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电石资源和低廉的电费是他们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的最好选择,因此这些5万吨以上的电石法pvc企业至今年年底为止已实现降低综合成本至4500元/t以下的目标,如果以现在的市场价格不低于4500元/t,他们都是有利可图的。因此这也足以说明为什么他们敢于在华东和华南市场与国产大厂以及进口pvc短兵相接。
另一方面拥有两套装置的pvc企业则什么便宜用什么原料,目前国际上亚洲区日本vcm出口价格低至300-310美元/t,也正好为没有电石优势的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到11月、12月用vcm生产pvc树脂的pvc企业综合成本也能降至4500元/t以下,因此他们在市场上都有生存的余地。
唯独没有电石优势和vcm、edc生产合成装置的pvc企业那些5万吨以下,并且地处北方的pvc企业目前的处境是最艰难的。因此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些企业应该是属于关、停并改的目标之一。而生存下来的企业由于产能扩大,为了和大厂、进口pvc争夺外地市场并且保住本地市场,价格优势是他们最好的糖衣炮弹。这么大的增扩产产能,以及目前暂时残息喘气的其他pvc小企业,也就编织出了一幕又一幕的低价恶性竞争的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