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aid?
raid的英文拼写是“莫名其妙的磁盘冗余阵列”,中文翻译是“磁盘阵列”。原理是用数组的方法做磁盘组,用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
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磁盘阵列由许多较便宜的磁盘组成,组合成一个庞大的磁盘组,利用单个磁盘提供数据产生的加成效应,提高整个磁盘系统的效率。使用这种技术,数据被分割成许多部分并存储在每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可以利用奇偶校验的概念,当阵列中的任何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它仍然可以读取数据,当数据被重构时,经过计算后会被放回新的硬盘中。
服务器raid的功能和优势
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相互备份防止硬盘坏了,另一个硬盘的数据还在(两个磁盘的数据是一样的),所以读取速度加快。因为它同时读写几个硬盘。两块钱是两次,四块钱是四次。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
达不到这么好的效果。两块钱是两倍多,四块钱大概是三倍。
磁盘阵列有三种样式,一是外置磁盘阵列柜,二是内置磁盘阵列卡,三是软件模拟。大型服务器最常用外置磁盘阵列机柜,具有热插拔的特点,但这类产品的价格非常昂贵。
内置磁盘阵列卡,因为价格低,对安装技术要求高,适合技术人员使用操作。使用软件模拟不适合数据流量大的服务器,因为会降低机器的速度。
目前raid级别的定义有raid0、1、2、3、4、5、6等。而能被业界广泛认可的有四种,分别是raid 0,raid 1,raid 0 1,raid 5。
raid 0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但由于没有数据冗余,其安全性大大降低,阵列中任何一块硬盘的损坏都会带来灾难性的数据丢失。所以raid 0不要配置太多硬盘。
raid 1是两个硬盘的完整镜像,具有安全性高、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好等特点。但是不能扩展单个硬盘的容量,数据空间浪费。
raid 0 1结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性。独立磁盘配置为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互为镜像。读写性能优异,安全性高,但构建这样的阵列成本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
不能称之为经济高效的方案。
如何对服务器进行raid?
首先我们要看主板是否支持raid功能。如果没有,可以买pci raid磁盘阵列卡。今天华海电脑网小编以华硕p8b-x服务器主板为例进行演示,大同小异。
首先我们打开电脑点击键盘del进入bios设置,选择“高级选项卡”,我们改变硬盘模式。
select raid mode mode in the option of determining how sata controller works in sata configuration. press f10 to save the settings.
将硬盘模式修改为raid模式。
重启电脑后,按ctrl i(开机后提示)进入以上界面。我们选择“创建raid卷”选项来创建磁盘阵列“raid”。然后进入如下界面。
填名字(name)随便填,比如“yxl-raid1”,用tab键切换到raid级别,调整为raid1(镜像),其他参数不变继续切换创建卷。
回车按y,完成创建raid。
按y完成创建
回到bios设置,把boot启动选项boot option #1选择刚创建的raid即可,开机正常安装系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