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还原氧化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2)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或电解槽。
(3)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解原理(电解池装置)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反应规律
阳极:活泼金属—电极失电子(au,pt除外);
惰性电极—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
失电子能力:活泼金属(除pt,au)>s2->i->br->cl->oh->含氧酸根(no3->so42-)>f-
阴极:溶液中阳离子得电子能力:ag+>hg2+>fe3+>cu2+>h+(酸)>pb2+>sn2+>fe2+>zn2+>h+(水)>al3+>mg2+>na+>ca2+>k+(即金属活泼性顺序表的逆向)
规律:铝前(含铝)离子不放电,氢(酸)后离子先放电,氢(酸)前铝后的离子看条件。
四类电解型的电解规律(当阳极为惰性电极时)
①电解水型(强碱,含氧酸,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由溶液的酸碱性决定,溶液呈碱性则ph增大,溶液呈酸性则ph减小,溶液呈中性则ph不变。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水。
②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无氧酸ph变大,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ph不变。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适量电解质。
③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ph变大。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阴离子相同的酸。
④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ph变小。电解质溶液复原—加阳离子相同的碱或氧化物。
电解意义
使在通常情况下不发生变化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所需的化工产品、进行电镀以及冶炼活泼的金属,在金属的保护方面也有一定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