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商所会员诚招公司代理Q-385811577 Tel-13027219355 叶经理
经济增速预期下调之下,能否达到总理所关注的就业目标尤为重要。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2005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吸纳就业80万人,而2013年这个数字提高到了140万至160万人。
对此,潘建成分析称,7%左右的增长速度还是能够保持就业的相对平稳,以及保证收入的平稳,所以,与民生相关的指标不至于出现大的波动。
对于如何看待GDP增速下调?潘建成则表示,不要因为增长目标下调,就开始担心;而应明白增长目标下调实际上是正常的,经济换挡期,体量大了就要慢一点,只要不影响就业与收入增长,这个“慢”就是健康的。
潘建成进一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以规模为标准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后,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结构更加优化,更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并且,增长动力是由过去的传统要素驱动,转变为更加依赖技术创新、改革能力及结构的变动来驱动。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4.8%;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同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占比持续提高。此外,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内容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且发展迅猛。这些都表明,我国产业结构正趋于优化。
潘建成表示,7%左右的增长目标,在全球来看还是相当高的,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稍高一点,但也只有2.4%左右的增速,欧洲和日本都不到1%。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国的经济增速排名同样靠前。“在国内、国际环境对经济增长形成巨大压力的当下,我们仍然能够保持名列前茅的增长,非常不容易。”
改革驱动“双引擎”
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下,地方不再唯GDP论。最明显的是今在淡化GDP概念,多地均下调了今年GDP增长预期。
对此,潘建成表示,改变以GDP评判优劣的标准,是地方适应新常态,转变观念的体现,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不唯GDP并不是说不要GDP。“对我们来说,经济增长毕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还是需要起码的增长速度。否则,经济增长过慢,有可能带来失业与资源闲置等问题。资源的过度闲置也是一种浪费。所以说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更高质量的GDP。”潘建成补充道。亚商所会员诚招公司代理Q-385811577 Tel-13027219355 叶经理 端钢铁产品的进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