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股与经济指标的偏差有多大?股的估值水平如何?
全球股处于危险区?
巴菲特指数以股票场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衡量一国股的估值水平,又称资产证券化率指数。
2001年,巴菲特在分析美国股时指出,如果资产证券化率在70%到80%之间,买股票可能会表现更好。如果这个比例接近200%,那就是在玩火。
据世界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股总值达到89万亿美元,超过了2019年全球gdp 87.85万亿美元的水平。这意味着巴菲特指数已经超过100%。考虑到疫情对今年gdp数据的影响,这个比例会更高。许多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巴菲特指数升至100%以上时,这是一个危险的字母,应该倾向于规避风险。
那么,巴菲特指数超过100%意味着什么?巴菲特近20年前提出的这一理论在今天仍然有效吗?
根据历史数据发现,全球上公司总值分别在1999年、2000年、2006年、2007年、2017年和2019年六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其中,2000年和2007年股的顶峰被互联网泡沫和次贷危机打破。随后全球股暴跌,印证了巴菲特的理论。
2017年,当巴菲特指数再次站在100%红线上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尽管2018年全球股经历了一次回调,但次年总值的最大跌幅约为20%,崩盘并未发生。2019年,随着全球股反弹,巴菲特指数再度站上100%。
事实上,自2014年以来,全球股的沃伦?巴菲特指数(w b )从未下跌过90%,始终高于巴菲特认为的70%-80%的安全区间。然而,在过去的六年里,全球股票场的值增长了近40%。
他的理论提出近20年后,随着全球股的扩张和股结构的变化,100%的巴菲特指数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度,100%可能并不代表股进入衰退的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