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
一、淡水养殖的基本要素和技术
1、基本要素:客观因素
水:生活环境(水温、水质、水量)
种:养殖对象(种类、比例、数量、规格)
饵:物质基础(饵料、饲料、肥料)
2、八字精养法
基本条件:水、种、饲→水体、鱼种、饲料
养殖措施:密、混、轮、防、管→混养、混养、轮养、鱼病防治、日常管理
淡水养殖的基本要素
1、合理放养:
放养密度:准确把握单位水体的合适放养量。
影响因素:养殖方式、池塘条件、成本等。
计算方法: 放养密度=计划鱼产量/起捕规格
养殖经验:500—600斤/2=250—300尾/亩。
放养规格:5寸以上鱼种。5寸鲢 0.1斤/尾
养殖经验:增重倍数10—15
2、水质调节:
肥—饵料生物充足。肥水水色为茶褐色、草绿色,因肥料种类而异。
活—具日变化,具活力。生物生长旺盛,氧气充足。呈早红晚绿现象。
爽—清爽、具透明度。透明度为30~40cm。
ph:7~8
3、养殖经验:鲢鳙鱼轻度浮头,观察水色。
措施:加水、换水、施肥、一般不需使用增氧机。
4、鱼病防治建议: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预防重于治病。
5、投喂饲料、配合料,青料。
技术“四定”:时间、地点、数量、质量。
经验: 一般傍晚投草(养草鱼),以投后2-4小时吃完为宜。
淡水养殖产品
以上简要探讨了淡水养殖的一些基础知识和经验,期待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