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查的一家公司是新三板上市企业——数据堂,该公司被指“在8个月时间内,日均传输公民个人信息1亿3千万余条,累计传输数据压缩后约为4000gb左右,公民个人信息达数百亿条,数据量特别巨大。”
办案民警介绍,涉案的数据堂公司为新三板上市公司,是大数据行业知名企业。涉及的数据隐私性高,案件涉及的上网url数据,包含了手机号、上网基站代码等40余项信息要素,记录手机用户具体的上网行为,甚至部分数据能够直接进入公民个人账号主页,危害巨大。
早在今年5月,就有消息称数据堂存在“公司高管被抓”、“被立案调查”、“多条业务线停滞”的情形,但在6月初该公司否认了上述传闻。
不过,新华网的最新报道表明,数据堂可能未能向股东们披露真实情况,并且未及时对外进行公告。
2017年,数据堂实现营业收入6340.76万元,同比减少34.50%;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近日利润亏损9758.49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687.10万元。
数据堂指出,2017年,大数据行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家和行业监管部门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规范大数据行业,尤其在征信和营销领域的政策趋严,使得行业热度急剧下降。多数大数据公司均对旗下征信营销类业务进行核查,但凡界定不清的业务均予以关停,使公司上下游客户均有所减少,业务规模受到较大影响。公司原定大力发展的金融和营销两类产品与服务均未能较好开展业务,形成了较大程度的亏损。
其实从上述文字里可以看出,数据堂的业务模式实际上游荡在灰色地带。
数据堂于2014年12月挂牌新三板,目前位于创新层,主要业务包括数据采集、制作、共享和增值服务,以及大数据的存储、管理、挖掘、分析的专业系统解决方案。
2014年初,数据堂获得宽带资本旗下的云基地和国泰创投1300万元的pre-a轮融资,2015年5月完成了由达晨创投领投的a轮融资。
2015年11月,数据堂获得b轮2.4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融资由中航信托、海通证券、东方证券、浙商资管、青岛华通、安徽国富共同出资。
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堂营收1488万元,净亏损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