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唐崖品牌 土家荣光——咸丰县‘唐崖’农产品公共品牌发布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推介咸丰县“唐崖茶”新品类。
这是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助推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咸丰县着力实施品牌战略,将“唐崖”作为县域特色产业公共品牌,推动全产业链建设,带动了区域内相关产业及其整体经济的发展,咸丰区域经济的投资潜力得到极大释放,提升了咸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乃至交易价位和市场份额,更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迪摄)
2017年是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精准扶贫靠产业,产业扶贫靠品牌,在脱贫攻坚的决胜关键阶段,加强农产品地域品牌建设刻不容缓。农业部确定2017年为“农业品牌推进年”,《2017年农业部定点扶贫工作方案》提出,“支持定点扶贫县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充分利用农业部系统平台资源帮助搞好品牌推介营销”,“扶持定点扶贫县打造‘三品一标’特色产品品牌,支持创建绿色或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武陵山区是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在农业部30多年的倾情帮扶下,武陵山区腹地恩施州通过“硒+现代农业”开发式产业扶贫,推动特色“硒”品牌建设,助推特色富硒农产品提档升级。在去年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首个专场活动——省部长推介品牌农产品专场会上,恩施州特色富硒农产品亮相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恩施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带着恩施硒茶、硒土豆登台推介恩施富硒产品,受到了与会省、部领导和现场采购商的极大关注。据国家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测算,“恩施硒茶”公共品牌价值现已达6.01亿元。咸丰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县茶叶面积达18.6万亩,年产值达12亿元,茶叶品质好,全县38万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在从事茶产业相关产业。在今年3月31日的开园节上,唐崖茶就和国内外客商签订了6000多万的协议。
咸丰县通过整合县域内现有品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创建“唐崖”农产品公共品牌,以茶叶为先导,制定“唐崖茶”产品的标准和规范,实现加工营销各阶段的标准化,推动全县茶叶企业抱团发展,通过推动茶产业的提档升级来带动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形成了资源共享、品牌共享、抱团出击、共创市场的发展格局。
在湖北咸丰有一位叫陈绍祥的茶农,他家祖祖辈辈种茶已经100多年,他本人做茶也有40多年的历史。虽说他有着一手种茶制茶的好手艺,可是以前他的茶叶一斤只能卖上几十元钱,有时候茶叶因为交通、信息、营销等原因,根本就卖不出去。2016年,他第一批加入了唐崖茶区域公共品牌的行列后,一亩茶园就能给他带来1万多元的收入。吊脚楼前的茶园,正在为土家人创造富足的生活。
品牌是农业价值链升级的核心环节,农产品品牌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培育农业品牌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措施。
小编教你制油茶汤
茶,早已经深深融入了咸丰人的生活中。谁家生了孩子请客叫做“讨茶”,给人送礼是“茶礼”,新媳妇进门要给长辈奉茶,长辈给的回礼就是“茶钱”。
五六百年前,缘于土司的推广,咸丰县已广泛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品茶。不仅如此,在我的家乡,还能以茶为菜,以茶做汤。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油茶汤。
制作油茶汤,是先把茶叶微炸捞起, 再加冷水和盐。等油汤烧开而不沸时,将炸好的茶叶撒入锅中,然后把油汤舂入盛有炒米子、花生米、阴苞谷子、葱蒜苗等伴料的碗中。在咸丰土家山寨,油茶汤不是汤,而是知人待客的美食佳肴。
油茶汤起源于唐崖土司。据传,明朝天启年间,西南一带部分土司反叛朝廷,明朝廷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诏调唐崖土司覃鼎予以征讨。因为战事陷入僵局,土王苦苦思索破敌之策,一个深夜因疲劳过度,昏昏欲睡。为了振作精神,清醒头脑,他从干粮袋中抓了一把炒熟的苞谷籽,又泡上一杯浓浓的晒青茶,边嚼苞谷籽边喝茶边思考计谋,这一喝还真的喝出了味,不但有苞谷籽的炒香,还有绿茶的清香,更有淡淡地回甜之味,特别是不像光嚼炒苞谷籽那样干涩,而是感到香润爽口,精神亢奋。
平服凯旋后,田氏听了丈夫炒苞谷籽合茶水的经过后,马上灵感涌来,就把茶叶、姜米和蒜粒、苞谷籽、黄豆分别用茶籽油炸酥后盛于碗中,再渗上汤水,撒一把葱花,稍过片刻即端给土王,构制成一道风味别致的饮食。由于汤内食品都是茶籽油炸的,加上又是以茶叶为主料,所以将这一饮食取名为“油茶汤”。从此油茶汤就在咸丰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