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兄弟两人(哥哥琴岛与弟弟海尔)分布代表了中国的海尔和德国的利勃海尔;《海尔兄弟》动画片一共212集,每一集制作费用在当时为20-30万,第一部海尔集团可得到30%的收益,到第二部张瑞敏完全放弃收益,全部归制作方东方红叶;《海尔兄弟》从1992年开始拍摄,2001年第二部封镜,总共用时8年的时间;《海尔兄弟》只是海尔集团多种尝试中,最成功的一个,张瑞敏用海尔兄弟的形象做过其他的动画尝试,但是没有成功。当然洋气设定的海尔兄弟,也成功的将海尔这个品牌带进了世界。当你硬生生的去向全世界推广产品时,还不如先给歪果仁植入一个动漫形象来得直接,很显然在这一点上海尔集团也是十分的成功。
提起海尔,大家肯定对1985年砸冰箱事件有所耳闻,一位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让员工用大锤亲自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醒了员工的质量意识,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探求海尔人创造奇迹的秘密,我们发现:伟大的企业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用精神打造出来的。海尔兄弟里宣传的价值观很好的表达了海尔人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讲,这部动画的风靡,会导致里面人物的正面形象深入人心,从而让大家对海尔也建立好感。《海尔兄弟》作为一部以知识为核心的动画片,这在当时国内的动画片市场是独树一帜的,在最初播放了几集之后,就引起的社会的巨大反响,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以及众多的地方台循环播放很长事件。另外,《海尔兄弟》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国际市场,也层走出国门进入了众多美国家庭的电视荧幕上。
《海尔兄弟》的成功对于海尔集团品牌宣传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海尔集团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以及打入国际市场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想这也应该是我国品牌宣传史上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了吧。海尔兄弟可以说是国产动画片难得的经典 即寓教于乐还不那么一本正经 相比现在的动画片不知道要高上多少倍 现在的动画片除了幼稚就是无脑 对少年儿童的成长起不到一点点的积极影响 除了正义邪恶好像也拍不出点别的旋律的东西 而海尔兄弟在90年代的时候就能排出这么好的片子 可以说是真走心了 不但让小朋友学到了东西 还让大人学到了 并且直接把海尔集团打出了名声 蜚声海外 这个现象真的可以让动漫人 好好反思以及思考
《海尔兄弟》这部动画成功地为海尔集团树立了品牌形象,提升其品牌价值。树立品牌概念在当时确实是海尔集团的明智判断,是前卫而影响久远的,以至于到现在海尔集团在世界电器界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今这个“品牌”、“ip”就是经济效益核心所在的时代,海尔兄弟仍在不断释放生命力。虽然当年《海尔兄弟》动画片几乎是赔钱给电视台播出的(国内电视台对动画片的播放权购买价格很低,当年更是没有电视台愿意购买海尔集团这部动画片来播,海尔集团为了达到初衷即能通过动画片的播出让更多观众熟知海尔的品牌,进而认可其产品,于是是付钱给“求”电视台播出《海尔兄弟》的),但海尔集团真正做到了“舍得孩子套着了狼”,这部投资六千万的作品,看似赔本,却为其赢得了长久至今的源源不断的品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