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再出新规
首付比例大调整
四川大部分地区买二套房
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50%
所有地区,暂停发放三套房的商业性贷款
此前,全省其他非限购地区
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
新规自今日(8月24日)开始执行
▼
8月23日晚,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其官方网页上发布了四川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秘书处关于印发《四川省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四川省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进行了规定,并要求新规从8月24日即今日起执行。
具体的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的执行标准如下:
1
首套房商贷
1、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除西昌市)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
2、四川省其他地区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
2
拥有1套住房
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
1、成都市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区南部园区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且贷款最长年限不超过25年;
2、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等11个区域,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且贷款最长年限不超过25年;
3、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除西昌市)最低首付款比例为40%;
4、全省其他地区最低首付款比例为50%。
3
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
1、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南部园区)、成都天府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等12个区域已拥有2套及以上(无论是否有贷款或是否结清相应贷款)住房的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2、全省其他地区,已拥有2套及以上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
同时,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首套自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要结合四川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要求以及本机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政策、风险防控等因素,并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具体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要加大对首付资金来源和收入证明等的审核力度,严禁挪用消费贷购房、违规提供首付贷等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
据了解,在此之前,全省其他非限购地区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这次将部分地区二套房首付比例调整为了不低于50%。但对于在本通知发布之日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受理个人住房贷款申请并出具首付款缴纳有效凭证,其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按照原政策执行。
▼
其实,在这个政策出台前,为了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四川出台了房市调控“二十四条”。
8月1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房地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支持刚性居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从七个方面二十四条细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通知规定,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
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贵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
划重点
1、主动宣传引导,打击制造购房恐慌行为;
2、加大土地供应,依法依规处置闲置土地;
3、加强房价管理,以成本为基础制定备案价格;
4、强化资金管控,严控加杠杆购地行为;
5、遏制投机炒房,及时调整住房信贷政策;
6、规范市场秩序,防范房地产领域风险。
通知原文如下
↓↓↓
(滑动查看)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
川办发〔2018〕62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房地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支持刚性居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动引导稳定社会预期
(一)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各地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变化情况,科学编制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强化“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摸清住房底数,明确住房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市场供应的规模、结构、时序和住房保障的范围、标准、渠道。住房城乡建设厅要抓紧编制四川省城镇住房发展规划(2018—2022年),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二)完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各地要按照“因城施策,分类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住宅用地年度供应计划分类,科学编制住宅用地年度供应计划。根据住房发展规划,进一步充实完善住宅用地供应三年滚动计划和中期规划。
(三)建立房价地价联动机制。改进完善住宅用地供应方式,建立房价地价联动机制。鼓励各地灵活采取“限房价、竞地价”“限地价、竞房价”、超过溢价率一定比例后现房销售或竞自持面积等土地出让方式,防止出现区域性总价、土地或楼面单价新高等情况。支持各地在棚户区改造中,通过“限房价、竞地价”土地出让方式建设商品住房定向提供给被拆迁居民。
(四)强化市场信息公开。各地要及时将住房发展规划、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等制定和执行情况,房地产用地供应、开发建设情况,批准的预售楼盘、可售房源信息,以及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情况等主动向社会公开,定期发布信息。
(五)加强舆论正面引导。引导媒体正面客观报道房地产市场情况,严厉打击炒作渲染房价上涨、制造购房恐慌等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出现负面舆情及时予以澄清。对故意曲解调控政策、散布虚假信息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加大土地和住房有效供应
(六)合理管控住宅用地供应节奏。各地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管控好住宅用地供应的节奏、规模和布局,将住宅用地年度供应计划落实到具体地块。要做好住宅用地储备,加快推动棚户区改造,腾空净地尽快入市。供给不足的城市,要结合当地需求情况,多渠道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等用地供应。
(七)健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各地要健全完善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加强建设用地供地后开发利用全程监管,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开工、竣工。
(八)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各地要按照以用为先的原则,依法依规加快闲置土地处置和开发利用。对因企业原因造成土地闲置未动工开发满1年的,严格征缴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满2年的,依法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九)加快住房开发建设进度。各地要建立商品住房项目行政审批快速通道。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库存量较低的城市,要督促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对已经达到预售条件的,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尽快上市预售。
三、加强住房销售及价格管理
(十)强化住房预售管理。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贵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各地要加快完善商品住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住房项目工程建设。
(十一)严格执行价格申报制度。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商品住房预售许可时,应合理定价,并据实进行价格申报,严格执行明码标价、一房一价制度,不得在标价和公示的收费之外加价出售住房或收取未标明的费用。
(十二)加强销售价格指导。各地要建立完善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统计等部门组成的商品住房项目备案价格会商机制,以成本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制定商品住房项目备案价格规则,加强商品住房项目销售价格指导。
四、强化房地产流入资金管控
(十三)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要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监管规定的相关要求,加大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力度,控制住房贷款投放节奏。
(十四)严格购房审贷管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首付资金来源和收入证明等的审核力度,严禁挪用消费贷购房、违规提供首付贷等加大购房杠杆、变相突破住房信贷政策的行为。
(十五)加强购地资金来源审查。各地要建立购地资金审查制度,严格落实企业购地只能用自有资金的规定,严控加杠杆购地行为,对资金来源不符合要求的,取消土地竞买资格。
五、坚决遏制投机炒房
(十六)完善住房限购政策。成都市要严格执行已出台的限购等调控政策,切实做好需求管理。房价上涨压力大、非本地户籍居民购房数量较多的其他城市可结合地方实际,实行内外有别、有保有压的差异化住房限购措施。
(十七)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人行成都分行会同四川银监局要结合市场变化情况,指导四川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按照重点支持首套自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的原则,及时调整全省部分城市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十八)加强新购住房再转让管理。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可结合地方实际,实行新购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一定年限后方可再转让等管控规定。
六、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十九)持续开展市场秩序整治。各地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督检查,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捂盘惜售、哄抬房价、虚假广告、制造购房恐慌、协助规避限购限贷措施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十)实施违法违规联合惩戒。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要采取公开曝光、暂停网签、行政处罚、停止开展金融担保合作、限制参与土地竞买等措施依法处理,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七、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二十一)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各地要坚决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切实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分类指导、因城施策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调控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十二)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各地要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领导协调机制,由各地政府负责,研究住房制度改革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房地产市场调控涉及的金融、财税、土地等政策,加强部门联动,做好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二十三)完善市场预警监测体系。各地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对商品住房量价波动等情况及时预警并做好预案。结合不同区域产业发展、住房供需状况等,实施分区统计监测和调控。
(二十四)强化约谈问责机制。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约谈问责机制,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力,导致市场波动较大、未能实现调控目标的市县,省政府按有关规定约谈直至问责。
▼
而在今年5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将限购对象调整为家庭!购房门槛明显提高!
划重点
1、将限购对象由自然人调整为家庭;
2、户籍迁入成都市未满24个月的购房人,应在我市稳定就业并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方能新够住房;
3、父母投靠成年子女入户的,不得作为单独家庭购房等;
4、离异后任一家庭成员两年内购买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目前成都最新的购房条件如下(滑动查看):
1、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第一,购房人具有拟购房所在区户籍(其中户籍迁入拟购房所在区未满24个月的,应在拟购房所在区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或户籍不在拟购房所在区但在当地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24个月以上。
第二,本市户籍居民两人及以上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拥有1套以下(含1套)自有产权住房,或本市户籍居民成年单身家庭、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全市范围内无自有产权住房。
2、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新购买商品住房或二手住房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