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谈美元的风险很大,我说的不是政治上的风险,而是准确率问题。因为像美元、石油这种被无数人研究的东西,看多看空都不容易,必须讲出更多道理才行。
开门见山给出结论:我看空美元。重复一遍:看空。下面讲道理。
事先必须声明: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如果你据此做空(或做多,也就是偏要反向操作)美元,盈亏自负。
下面开始。
我知道,看多美元有以下重要理由:
1、2016年底以来,美联储已经三次加息。分析人士认为今年(2018)可加息四次很正常,至少三次,鹰派人士甚至认为要加息五次,而且三月份铁定加息。
嗯,三月份加息现在看来基本是确定的,我也这么认为。
2、特朗普的减税政策貌似效果颇好,加上贸易战(尤其是对中国)和加息,美元有望继续回流美国。这些毫无疑问都有助于美元的强势。
现在市场上,看多美元的理由基本上就这两点。
对于第1点我表示赞成,但是在我看来,第2点颇为一厢情愿,而且对美元不利的因素却更多。
对美元最大的不利因素是: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的处境仍然举步维艰,所以实质性的改革难以开展,减税效果存疑,经济发展的实质效果存疑。这一点有大量事实证明,和民主党的撕逼一直在继续。尤其是,2017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创下9年来最高纪录,这意味着特朗普旨在缩小贸易逆差的“美国优先”政策彻底失效。
我们不说他在国内频繁遭遇的各种“政治正确”的严重挑战(主要是民主党,但也有共和党),就说贸易赤字。2017年,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较前一年飙升12.1%,达到5560亿美元,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也高于2016年的2.7%。其中,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增加了8.1%,为3752美元,但由于两国的努力,增幅低于美国整体贸易逆差增幅。
也就是说,其他国家(比如欧盟和日本、韩国),对美贸易顺差大幅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主要针对中国开展贸易战甚至更多方面的战争,到底是为什么呢?后面再说。咱们先说美国贸易逆差快速上升的原因,据说是由于经济强劲:2017年美国的出口增长5.5%,达到2.33万亿美元;但是进口额增长了6.7%,达到创纪录的2.9万亿美元。
难道经济强劲、“美国优先”的效果就是人们更加超前投资和消费,并且购买更多外国商品吗?看来,美国国内的消费产品的竞争力实在不强,至少是广大中低端产品,还得有赖中国和其他国家。
看来,广大美国人并没有特朗普那么爱国啊。而进出口数据表明,特朗普的政策暂时没能减缓美国的贫富差距,否则就会带来穷人的消费升级,购买更多“有档次的”美国货。
更为严重的是,2018年1月美国的商品贸易逆差居然创下九年来的最高! 从此前一个月的723亿美元增加到744亿美元,而市场预估为723亿美元。更糟糕的是,批发库存环比增加0.7%(市场预估增0.4%),零售库存环比增加0.8%。
各位看官你们说,美国的贸易赤字屡创新高,怎么支持美元走强呢?
面对如此不堪的数字,特朗普也焦头烂额了。他把原因归咎于与墨西哥和中国,所以正在重新考虑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于3月初对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虽然从贸易份额来看,这一措施主要针对的是欧盟和韩日,但特朗普始终对中国气势汹汹。不过,这一征税的举措,基本上相当于全球贸易战的正式开始。欧盟官员已经说了,贸易战已经开始。
而美国对国内产品的越来越严厉的保护,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贸易赤字,但如果别的国家反制,必然不利于全球各国的贸易,尤其是对美国的贸易,美国的出口很可能也会有所减少。所以结果很可能是:美国的贸易赤字未必会真正减少,但国内的通胀却上升了(因为成本上升)。
美国是巨额贸易赤字状态,特朗普缩减赤字的努力,只会导致国内成本上升,通胀上升,全球贸易战升级。那么对美国来说,结果无非是两个:
1、特朗普的努力奏效,也就是在大打贸易战、美国的国际贸易大幅缩水的情况下,美国的贸易赤字确实明显减少了。这样,美国国内实现了更高的就业率(或者说失业率越来越低),但由于综合成本的上升,导致国内通胀的上升。于是美联储继续加息,以平抑貌似火热的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是走强还是走弱呢?
看多美元的估计是看到了美联储加息的好处,加息嘛,传统意义上肯定有利于一国货币的走强。但是对美国来说,如果是靠损害国际贸易的前提下实现美元走强,并且国内加息好像更有利于资本的“增值”,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人那么奇怪,当美国损害自己的贸易时却把自己的货币换成美元,对美国大量投资。
我承认,上面的话带有一些情绪。投资多元化,换一些美元是应该的,人民币的未来也……嘿嘿,本篇只谈美元。但是请大家在全球范围内想想:当美国想通过大幅缩减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规模来减少赤字时,别的国家凭什么还要用美元啊?
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在全世界的地位是升高了还是降低了,不是很显然的嘛!
如果更多的国家在双边贸易时用两国的货币或者黄金结算,美元不是将被日益边缘化吗?在这种情况下,它凭什么走强?!因为大家都知道,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是靠贸易战实现的,美国的产品竞争力没有实质提高!美国的确实现了国内更多人的就业,但它也越来越变成一个封闭的、区域化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各国凭什么还要对美元趋之若鹜呢???
2、特朗普的努力无效。也就是美国的贸易赤字还在增加(至少没有明显减少),但是国际贸易却受到了明显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更没有走强的理由了!此时,别人可以对特朗普说:“打了一堆贸易战还不能消减贸易赤字,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在增加,国债都快21万亿美元了,屡创新高是板上钉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必须借更多国债,联储还将出借更多美元才行吧!关键是还得罪了一大堆国家,你丫怎么混的?”
在这种情况下,区区几次温柔的加息真的能让美元走强?也太乐观了吧!
所以无论如何,无论特朗普的努力有没有效果,美元都将走弱。他越在贸易战上努力,美国将越快地在贸易上退回1930年代!逆全球化的趋势将加速!
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如果要我给出一个更深刻的结论,那就是看多美元派的本质,是在美国极力进行“美国优先”、极力进行贸易战、逆全球化的时候,有人居然认为全球化会继续发展,而且还是以美国、美元为首的全球化,大家都把美元当美金,当金元宝。
这个社会存在大量自我矛盾的人,美元党在很大程度上要反省自己。
熟悉老邓的都知道,我很喜欢特朗普,2016年美国大选我也坚信特朗普必胜,甚至在大选前认为他将以明显优势取胜(选票方面)。以后的众多文章,也多次说过这厮很牛逼,很老奸巨猾。怎么现在写了一大堆,好像都是在骂他或者嘲笑他呢?至少是在批评他,好像话风不对啊。
嘿嘿,这是一个梗,等我继续分析完更宏观的方面然后再回答这个问题,你就会觉得顺理成章了。
第二个不利因素是美国的巨额债务,目前已经高达20.7亿美元。所以即使美联储加息,也不可能加太多,否则利息负担太重。就算未来就算加五次息,这就是美联储的极限了,所以不可能有太高利率。
顺便说一句,如果美国国内的通胀上升而利率又不可能升得太高,那么应该有利于美股。美股未来如何,要看美国经济到底能否真正刺激起来。
第三个不利因素就是美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和多个国家为敌或者成为对手。这当然包括但不限于俄罗斯、朝鲜、中东乃至中国。加上和中国、墨西哥、加拿大乃至欧盟的贸易战,世界上有多少国家还愿意持有更多的美元呢?在贸易、政治和军事上四处为敌,这样的美国和过去好像不太一样。
第四,特朗普喜欢弱美元。虽然后来在美元跌破90之后他又改口说喜欢美元走强,但这恐怕是为了防止美元急跌的临时说辞。理由很简单,他的各种做法真的有利于美元吗?
美国,正在退回1930年代。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元也将一直弱势。
美元什么时候重新走强呢?当然要到衰极必盛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可能出现在美元不断阴跌和急跌、明显低估之后,也可能出现在美国经济真正有起色,或者,特朗普在国外的地缘政治争斗中获得明显优势为止。这就说到上文《极度凶险的东亚局势》所说的中东和东亚了。目前来看,特朗普的破局点明显是东亚,但目前还没有到破局的时候。因此,上述三个条件都不具备,美元因此还没有到走强之时。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特朗普要逆全球化,为什么要在中东、东欧、东亚乃至南亚,四处出击呢?特朗普时代的美国,要比奥巴马时代更具有攻击性。这是在逆全球化吗?
好问题!
对此,邓元杰的看法是:
1、世界警察角色的惯性。美国毕竟在海外有上百个军事基地,当世界警察已经很多年了。在全球经济陷入滞涨、各国和各地区问题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各地对美国的需要反而增多。所以哪怕是被迫,特朗普也要参与其中。
我这么说是有先例的。以前苏联为例,列宁更看重国际主义,而斯大林更重视俄罗斯优先的民族主义。但由于他接了列宁的班,而列宁已经在援助中国革命和组建共产国际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因此斯大林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坚持下去。
2、“美国优先”的另一面。新上台的特朗普雄心勃勃,很想在各地为美国获得更多战略一李,为“美国优先”服务。虽然这么做,短期将透支美国更多的国力,但人都有侥幸心理,万一在某个方向取得突破了呢?
3、可以反面设想一下,如果“美国优先”是贸易保护主义加上从全球撤退,至少是从大部分地区撤退,也就是美国总体采取守势,那么它过去的各种地缘优势将大幅丧失,它的盟友们将如何看待它?又如何对待美元呢?在这种情况下,美元恐怕更加大幅下跌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特朗普四处出击,到处试探,目的是减缓美元的颓势。如果真能钻空子,从别的国家尤其是别的大国获得巨大的战略利益,不仅有利于美国继续寅吃卯粮,盘剥全世界,而且有助于他连任。
这恰恰是特朗普的高明所在。
从这个理由出发,美国在东亚和中东的行动,就可以理解了。
我很担心别的大国受不了美国的讹诈,而被剪了羊毛。
哎,一声叹息。
写到这里,是不是回答了我之前对特朗普的看法?
逆全球化是美国的大方向。美国的四处出击,不是为了进一步全球化,而是为了保证逆全球化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消除对美国有重大威胁的力量。
逆全球化,估计也是欧盟的大方向。
想想看,过去几百年极力推行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国家就两个:英国和美国。他们在各自的全盛时期,对人类的科技做出了多大贡献?凭借无与伦比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英美在各自的时代引领世界。现在他们的相对实力都下降了,无力推动全球化了,别的国家能胜任吗?别的大国,目前能和全盛时期的英美相比吗?
如果不能和拥有牛顿、法拉第、卡文迪许、达尔文、麦克斯韦、开尔文、卢瑟福的英国相比,也不能和拥有爱迪生、福特、奥本海默、哈勃、ibm、微软、谷歌的美国相比,那么,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逆全球化已经开始,无人可以阻挡。一些国家凭借几十年积累的力量逆势而动,取得暂时的进展,享受短暂的欢呼,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但从长远来看,损失恐怕远远大于收益。更何况,一些国家的内部问题已经日益严重,根本不具有对外大幅输出影响的条件。
我说的是日益老龄化的日本,以及本土文化快被外来文化颠覆的法国。呵呵。日本在1980年代大肆出击,后来被“广场协议”算计,加上老龄化,现在已经“失去二十年”了。而法国,曾经是欧盟的领导者,现在它的领导地位实际上已经被德国拿走。而德国,如果只想继续领导欧盟、享受经济红利,而不尽快采取行动的话,其长远未来也将失去。
不多说了,回到特朗普。可能又有人会问:不算怎么说,特朗普这一年来在全球树敌颇多,除了美股大幅上涨,好像也没有值得一提的功绩。如果他继续四处出击而不能为美国取得战略利益,而美国经济也没有实质好转,美元继续明显下跌,他这总统岂不是在瞎搅合吗?特朗普,会不会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无厘头的总统呢?
对此,我的回答是:这是美国为它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和政治正确所带来的长期积累的、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必须付出的代价。美国虽然仍是第一强国,但已经得了很严重的病,其他总统都像把头埋在沙堆里的鸵鸟,得过且过,但特朗普不一样,他现在是医生的角色,要治病就得有阵痛。或者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