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机的龙头chainlink从7月份以来更是一路绝尘,代币link从45美元最高涨到了83美元,24小时涨幅超44%,市值跻身全球top 10。截止7月14日发稿,价格虽有回落到71美元,但市值也仍是top 10。
那么预言机到底是什么,以及当下的市场格局如何?预言机能否迎来爆发?链茶馆带你盘点。
预言机提供真实数据
众所周知,区块链的可溯源、防篡改等特性能够让数据更可信,但如果原始数据就出了问题,那区块链也解决不了。而预言机就是作为中间件,将现实世界的数据写入到区块链上,比如价格、天气、成绩等现实世界的信息。
对于智能合约而言,在区块链上运行就需要有可靠的第三方信息源,否则就可能危及智能合约的正确执行。所以说,凡是与数据相关的行业,都是预言机的应用场景。而对于defi项目来说就更是如此。
可以说,如果没有预言机提供高度确定性市场信息源,defi协议就无法获得价格信息、波动率等核心数据。
chainlink一骑绝尘的龙头
chainlink之于预言机,大概相当于以太坊之于公链,而且还是2018年之前的以太坊,因为对手很少。
chainlink是世界第一个去中心化预言机,目标是构建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节点兼容以太坊、比特币和 hyperledger。
chainlink的客户包括谷歌云、甲骨文等世界顶级互联网,还有波卡、比原链、iost等知名公链,dife项目更是不计其数。
去年初,chainlink的代币link还是04美元,而今天已经是72美元,全球市值市值第10,超过了eos。
如果要挑毛病的话,chainlink的费用比较高。但值得一提的是,link的持币地址将近17万个。
band protocol后生可畏
band protocol是一个新兴的去中心化预言机,今年5月底主网才上线。
band protocol创始人曾登上过福布斯30 under 30排行榜,有红杉资本的投资,并且在币安上线,是一个明星项目。
与chainlink相比,band protocol更便宜,而且可以直接调取外部数据。
而且在生态布局上,band protocol已经和跨链巨头cosmos合作,但其它客户并不多。
目前对band protocol给予厚望,很像当年的eos。
2019年9月,band protocol的代币band上线币安,价格为06美元,一路涨到了目前的22美元,当下band的持币地址是2000多。
tellor聚焦defi
tellor是币安支持的另一个预言机项目, pow+pos 的组合,以确保任何愿意参与者能够提供真实数据并获得奖励。
与chainlink相比,tellor的定位更加轻量。比如chainlink的目标是允许任何智能合约查询几乎任何一条链下数据,而tellor则只允许智能合约每10分钟查询一次。
因为tellor主要是想在defi上发力,目标是成为defi的核心,为defi协议提供安全和去中心化的数据。tellor的缺点是不能实时检索数据,而且在以太坊上存储数据比较贵。
tellor采取的是结合了pow挖矿和pos质押的混合机制。目前其代币trb持币地址2600多,截止发稿,24小时涨幅达28%。
nest不一样的预言机
nest也是一个新兴预言机项目,号称是唯一可用于defi的预言机。作为分布式价格预言机,nest是通过去中心化激励方案解决价格数据上链的问题。
具体来讲是通过矿工双边报价的方式来生成价格,然后验证者如果觉得报价与市场价格之间有偏差,那就可以吃单套利,然后在链上直接生成价格。
而以chainlink为代表的其他预言机,是通过分布式节点向链上合约喂数据的方式形成预言机数据,通俗来讲就是由节点(也即矿工)把数据上传到链上。
相对而言nest的价格比较能够代表市场公允价格,而不是依赖于节点的判定,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nest未来可能面临的瓶颈,即团队影响力被弱化。
但总体来说,nest还是令人眼前一亮。
nest已于7月13日实现了nest 30上线以太坊主网,目前持币地址4000多。
2020年的预言机的格局,很像2017年的公链,都被寄予厚望,都是一家独大,都还没有太多开发者的涌入。
但公链后来经历了千链大战,以太坊杀手们在鏖战中几经凋零,市场仍是以太坊一家独大。
那么预言机会怎么发展呢?请在留言区说出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