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2017年地产营销人的十大伤心

2023/12/10 4:53:37发布32次查看
2017年的调控,不是控房价,而是打交易。这话明源君今年已经说过一万次了。既限制购买、也限制销售,减少买房人、也减少房屋供应,最终让交易数量和频率减少,让房价趋于稳定。
在这个要么“愁不卖”,要么“不愁卖”的年份,营销人基本上都被逼到了“佛性卖房”的境界,毕竟要懂得感恩,能卖就很不错了。2017马上就要过完了,明源君帮大家吐吐槽,总结一下2017年地产营销人的十大伤心,希望“明天会更好”。
01
房子都建好了拿不到预售证
千年等一回,狼性变佛性
今年明源君每次参加营销人在一起聚会,吐槽拿不到预售证绝对是谈话的重点。证到底有多难拿?一个例子就能看出来。深圳一个项目从7月份开始报预售备案价格,到12月份一共做了八份价格表,价格从八万五一路下调到了七万二,眼看着马上就到年底了,证还是没拿下来,今年卖是彻底没希望了。
项目营销经理做价格表做到眼睛度数都上升了,整体做,拆分做,变着法儿的做,怎么做都然并卵。整个团队等了半年,代理公司的销售团队,进场、撤出去、召唤回来,狼来了好几次,销售说辞都已经忘光了。到最后,一支狼性的队伍,在听到可能会卖的消息的时候,心中已经丝毫没有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可以算得上是“佛性销售”了。从狼性到佛性,千年等一回,不急不躁,是营销人的修行。
02
销售目标和溢价只能选一个
卖不卖都没你的功劳
做营销,玩儿的是市场,但是预测市场已经成为人人眼中的哈姆雷特了。有人说是小年,有人说是小小年,有人说小年之后马上就过年。但是先不管未来怎么看,销售目标是眼前的事儿,要完成销售目标必定是没办法捂盘惜售来搏未来的。
逼成焦虑症
今年持续的调控氛围下,各个领域也是暗流涌动。房企各个都仰着头,等候指示,营销部门作为市场一线更是翘首张望,脖子都直了。领导又开会了,营销部快做一个政策分析,要求不高,把历史原因、来龙去脉、风险机会、应对策略写清楚就好了。市场有异动,营销部快统计一下,全市项目的销售套数、销售面积、销售金额,看看其他项目的应对情况。
原来以为基层只要埋头干活儿就好了,变天不变天有高层顶着,现在是职位越往下越紧张,市场的一点异动都不能放过。政策刚出,领导就来问你了,竞品刚开盘,就要汇报销售情况。
虽然说市场本来就是个永不停止的车轮,营销线跟着市场转,时刻保持市场敏感度也都习惯了。但是今年要关注的地域范围更广、行业变化更深、信息内容也更新,时刻关注动态,草木皆兵,分分钟逼成焦虑症。
04
低调再低调,零推广卖房
存在感也为零
从整体上来看,今年的销售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是绝对是推广的小年。因为不管卖得好不好,姿势一定要低调。对于重点城市来说,限购限价限舆论,以前大卖了,要锣鼓喧天,现在是害怕卖得太好了,线上默默开盘,尽量低调行事。
而对于另外一些城市,例如南京、成都、长沙,还有大量的三四线城市,情况是客户每天自己在家刷预售证网,这种市场,不用推广也火热卖房,营销动作基本是多余。房卖了,功劳都算在市场头上,满怀一腔情怀和理想的营销人,辛辛苦苦却没有成就感,只能站在门口喊,“全款的往里走,按揭的不要堵门口,公积金的把小黄车挪走!”
05
新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
销售导向的营销人危机感越来越重
今年“以租代售”、“自持”、“多主体供应”都是高频词。很多营销人,说不上来到底具体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改变,但是还是会有一种对未来的担忧,这就和人类对ai的忧虑是一样的。谁都不想做夕阳行业,更不想做夕阳部门。营销部门归根到底是销售导向的,在今年的舆论氛围里,是很难受的。但是除了这种被时代淘汰的危机感,新的工作内容带来的实际影响也很大。
以前的前期测算,算回报率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很多策划都用一个固定的模板就能反复套用。但是随着企业拿地手段越来越多元,很多营销人都碰到了之前没处理过的情况,新的项目情况比以前复杂得多,收益回报测算方式也不是一个模板能搞的定了。还有一些合作的项目,工作审批流程都发生了变化,“但手熟尔”的工作模式是不行了。营销人走出舒适区接受挑战,身心可以说是很疲惫了。
06
部门地位大洗牌
营销线在调控市场难有作为
不进则退
有个中型房企的营销总在明源地产研究院做分享的时候,开玩笑说,她在电梯碰到公司的投资总要问好,同样是总就是没有人家硬气。在很多公司,部门之间地位已经开始洗牌了。投资、融资、成本部门的地位往上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营销线在现在的政策和市场里,可以作为的空间有限,就有点不进则退了。
例如,某30强房企,因为布局发生变化,人事也剧烈变动。公司内部融资、投资线团队不断壮大,营销线反而却萎缩……甚至在一些产品力强势的企业,营销部门的地位也不及产品。
作为销售一线,承担整个公司的业绩和回款目标,要为同事的年终奖负责,营销线也是压力山大。都说地位越高,压力越大,营销人又没有话语权又要担责任,可以说是一头都没占着了。
07
高层职位萎缩,中层跳槽难
营销线遭遇供给侧改革
今年开始,有个现象也越来越多见,房企营销线的招聘很少招策划经理以上的职位,中层很难找工作,尤其是策划经理级别出现了存量过剩的现象,升很难升,换也很难换。
前几年房企是高速扩张,新区域、新城市、新项目,要拓展新市场,机会多,晋升空间也大。今年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开始挑大梁,整体上行业的公司数量是在萎缩的,工作岗位的数量实际上是在减少的,尤其是高层的数量,一些高管甚至沦为中层,而中层要往上走就更难了。
人到了一定的层次之后,职业发展只有两条路:要么做管理,要么做专家。进入管理层的上升通道被阻断,营销人要脱离业务成为专家也很难。因为营销的创新属性,实操性很强,很难坐而论道。上升通道受阻,营销人的职业天花板越来越厚了。
08
转型门槛高
万金油也有困扰
升不了职,转型总可以吧。甚至不少营销总都跟明源君说想转型,可是转型实在是艰难。
要么,换岗不换行,不管是投资、金融、成本、产品,都有相对比较高的专业门槛,营销人则更多是万精油,专业的兼容度很高,什么都懂一些,算是综合型的通才,真要转型专攻其他方向,难度也是很大的,但是反过来的逆向流动,例如从其它专业转过来营销,门槛就要小很多。很多营销人跟明源君说,自己做这一行都超过5年了,越来越不知道方向,想转型又不敢动,就是因为觉得转型了也不一定能做好。
要么换行不换岗,可是地产营销实在是,非典型性营销人。房地产作为一种地缘性的消费品,产品特征太独特了,营销的逻辑和手段,和其他行业相比,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的区别,在不同行业间很难横向流动。这也算是万金油专业的普遍困扰了。
09
假期就是旺季,永远和别人错峰出行
同一个城市的朋友见不上面
有个段子说,营销人只有两个季节,淡季和旺季。尤其对于一线的营销人来说,假期就是冲业绩的日子,营销人的心里只有工作,哪里有心思放假,一周最多也只能单休。
辛辛苦苦工作了一个星期,好不容易放一天假,也很尴尬,昨天刚上完班,明天又要上班,想想都没有动力聚会,只想好好休息一下,啥都不干。年纪大一些的营销人,还要抓住机会陪家人、陪孩子,同一个城市的朋友一约几个月,也见不上一面。日子过着过着,过成了孤家寡人,性格多外向的营销人,也算是很大的牺牲了。
10
逢人就要聊房子
一天到晚做咨询,费力不讨好
营销人最痛苦的事,是三句话不离房子,天天免费做咨询。全天候做工作的代言人。
你是做房地产的,又是做市场的,不问你问谁。市场好的时候,让你找关系帮忙抢房;市场不好的时候,问你什么时候抄底;最过分的是,买房的时候问你,这个地方不会跌吧,跌了我可找你啊。免费咨询,赚了又不能分一半,跌了还要背锅。
整个社会对于房子的热情实在是太高涨了,任何一群人,聚在一起,最容易拉近感情的话题,就是:星座和房子,没有任何代沟。但是对于地产营销人来说,最轻松的闲聊,变成了市场汇报,还是让人很沮丧的。最生气的是,推荐别人的项目都涨了,自己兜里还没钱。
十大伤心,说多了都是眼泪,但也都只是戏说。营销人不容易,但是有不容易,才能证明自己一年的成绩。波涛汹涌,跌跌撞撞,2017年大家都辛苦了,翻过年头,还要继续努力呀!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