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市民进行个体工商户登记更加方便
8大改革措施 市民办证少跑路
不久前,市民王女士准备在巴城江北大道开家小面馆,做点小本生意,资金、店面都准备好了,可没想到个体工商户登记这一项把她搞昏了头。 “又是经营场所证明,又是房屋产权证明、租赁合同,弄了不少证明材料。”因为不熟悉办理流程和需要的材料,王女士着实跑了好几天才办理好登记,领取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今年6月1日到12月底,我市在各县(区)和经开区开展个体工商户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市民将免去“多跑路”的烦恼。
市工商局个体科科长周子渝介绍,改革主要集中在简化登记材料、简化登记流程、放宽个体工商户名称使用限制、经营者的住所(经营场所)采取自主申报制度、开展简易注销登记、实行同城通办模式、实行个体工商户备案登记管理模式、探索个体经营免于登记的范围等八方面。通过个体工商户登记改革,将降低群众从事个体经营的市场准入门槛,简化个体工商户登记流程,提高登记的效率,从而达到优化个体工商户经营环境的目的。
经营场所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对于个体工商户登记来说 ,最麻烦的莫过于需要提交一大堆材料,稍不注意就会遗忘这个遗忘那个。 “改革后,会精简填报事项,删减重复填报内容,制定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文书。”周子渝说,可以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本人近期照片和经营场所证明等。另外,将放宽对个体工商户名称的使用限制,换句话说,就是取消名称预先核准的环节,名称可以由个体户自主选择,个体工商户变更、注销后,原字号名 称依 然可 以延续使用。
通过改革,将放宽经营场所的登记条件,对经营者的经营场所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经营者对其住所或经营场所进行自主申报,但不得将负面清单内的场所申报登记为经营者的经营场所,如未经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未依法取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住宅,不得作为经营者住所(经营场所)。”周子渝解释,同时,申请人从事经营活动可不提供房屋产权证明、租赁合同等的使用证明材料。另外,注销登记也更加方便,对连续 6 个月不从事经营活动或连续两年不申报年报的个体工商户,引导办理注销登记或强制注销登记。
探索全程电子化登记
经营果蔬可免于登记
个体工商户登记流程过于繁琐,也会给经营者带来不便。 “改变以前‘一审一核’的模式,变为‘审核合一’的一人登记制度,办理更加方便。”周子渝介绍,将全面推行当场登记和网上登记,探索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同时,也将取消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所在地工商所登记制度,申请人可选择同一县(区)任意基层所予以注册登记,方便经营者就近办理。
此外,还在个体经营免于登记方面进行了改革,个人或家庭在居民社区内,从事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或流动性经营活动,允许不进行工商登记。 “只需要由所在社区进行统一备案,接受社区和辖区基层所日常监督管理即可。”周子渝介绍,对乡镇农贸市场内从事蔬菜、水果、水产品等行业的经营者也可免于登记。(向仕礼本报记者张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