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Python3中PyQuery的使用方法(连载)

2023/10/14 3:39:20发布28次查看
欢迎关注天善智能,我们是专注于商业智能bi,大数据,数据分析领域的垂直社区,学习,问答、求职一站式搞定!
python3中beautifulsoup的使用方法
在上一节我们介绍了beautifulsoup的使用,它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网页解析库,可有没有觉得它的一些方法使用有点不适应?有没有觉得它的css选择器功能没有那么强大?
如果你对web有所涉及,如果你比较喜欢用css选择器,如果你对jquery有所了解,那么这里有一个更适合你的解析库——pyquery。
接下来我们就来感受一下pyquery的强大之处。
初始化
像beautifulsoup一样,pyquery初始化的时候也需要传入html数据源来初始化一个操作对象,它的初始化方式有多种,比如直接传入字符串,传入url,传文件名。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字符串初始化
运行结果:
在这里我们首先引入了pyquery这个对象,取别名为pq,然后声明了一个长html字符串,当作参数传递给pyquery,这样就成功完成了初始化,然后接下来将初始化的对象传入css选择器,在这个实例中我们传入li节点,这样就可以选择所有的li节点,打印输出可以看到所有的li节点的html文本。
url初始化
初始化的参数不仅可以以字符串的形式传递,还可以传入网页的url,在这里只需要指定参数为url即可。
这样的话pyquery会首先请求这个url,然后用得到的html内容完成初始化,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用网页的源代码以字符串的形式传递给pyquery来初始化。
它与下面的功能是相同的:
文件初始化
当然除了传递一个url,还可以传递本地的文件名,参数指定为filename即可。
当然在这里需要有一个本地html文件demo.html,内容是待解析的html字符串。这样它会首先读取本地的文件内容,然后用文件内容以字符串的形式传递给pyquery来初始化。
以上三种初始化方式均可,当然最常用的初始化方式还是以字符串形式传递。
基本css选择器
我们首先用一个实例来感受一下pyquery的css选择器的用法。
在这里我们初始化pyquery对象之后,传入了一个css选择器,#container .list li,意思是选取id为container的节点内部的class为list的节点内部的所有li节点。然后打印输出,可以看到成功获取到了符合条件的节点。
然后我们将它的类型打印输出,可以看到它的类型依然是pyquery类型。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常用的查询函数,这些函数和jquery中的函数用法也完全相同。
查找子节点需要用到find()方法,传入的参数是css选择器,我们还是以上面的html为例。
首先我们选取了class为list的节点,然后我们调用了find()方法,传入了css选择器,选取其内部的li节点,最后都打印输出即可观察到对应的查询结果,可以发现find()方法会将符合条件的所有节点选择出来,结果的类型是pyquery类型。
其实find()的查找范围是节点的所有子孙节点,而如果我们只想查找子节点,那可以用children()方法。
如果要筛选所有子节点中符合条件的节点,比如我们想筛选出子节点中class为active的节点,可以向children()方法传入css选择器.active
可以看到输出的结果已经做了筛选,留下了class为active的节点。
我们可以用parent()方法来获取某个节点的父节点,我们用一个实例来感受一下:
在这里我们首先用.list选取了class为list的节点,然后调用了parent()方法,得到其父节点,类型依然是pyquery类型。
这里的父节点是该节点的直接父节点,也就是说,它不会再去查找父节点的父节点,即祖先节点。
但是如果我们想获取某个祖先节点怎么办呢?可以用parents()方法。
在这里我们调用了parents()方法,可以看到输出结果有两个,一个是class为wrap的节点,一个是id为container的节点,也就是说,parents()方法会返回所有的祖先节点。
如果我们想要筛选某个祖先节点的话可以向parents()方法传入css选择器,这样就会返回祖先节点中符合css选择器的节点。
可以看到输出结果就少了一个节点,只保留了class为wrap的节点。
兄弟节点
在上面我们说明了子节点和父节点的用法,还有一种节点那就是兄弟节点,如果要获取兄弟节点可以使用siblings()方法。我们还是以上面的html代码为例来感受一下:
在这里我们首先选择了class为list的节点内部的class为item-0和active的节点,也就是第三个li节点。那么很明显它的兄弟节点有四个,那就是第一、二、四、五个li节点。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运行结果也正是我们刚才所说的四个兄弟节点。
如果要筛选某个兄弟节点,我们依然可以向方法传入css选择器,这样就会从所有兄弟节点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节点了。
在这里我们筛选了class为active的节点,通过刚才的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class为active的兄弟节点只有第四个li节点,所以结果应该是一个。
运行结果:
我们刚才可以观察到,pyquery的选择结果可能是多个节点,可能是单个节点,类型都是pyquery类型,并没有返回像beautifulsoup一样的列表。
对于单个节点来说,我们可以直接打印输出,也可直接转成字符串。
对于多个节点的结果,我们就需要遍历来获取了,例如这里我们把每一个li节点进行遍历,,需要调用items()方法。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调用items()方法后,会得到一个生成器,遍历一下,就可以逐个得到li节点对象了,它的类型也是pyquery类型,所以每个li标签还可以调用前面所说的方法进行选择,比如继续查询子节点,寻找某个祖先节点等等,非常灵活。
提取到节点之后,我们的最终目的当然是提取节点所包含的信息了,比较重要的信息有两类,一是获取属性,二是获取文本,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说明。
提取到某个pyquery类型的节点之后,我们可以调用attr()方法来获取属性。
结果是完全一样的,在这里我们没有调用方法,而是调用了attr属性,然后再调用属性名,同样可以得到属性值。
如果我们选中的是多个元素,然后调用attr()方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我们用一个实例来测试一下。
照理来说我们选中的a节点应该有四个,而且打印结果也是四个,但是当我们调用attr()方法时,返回的结果却只是第一个。
所以当返回结果包含多个节点时,调用attr()方法只会得到第一个节点的属性。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想获取所有的a节点的属性,就需要用到上文所说的遍历了。
所以,在进行属性获取的时候观察一下返回节点是一个还是多个,如果是多个,则需要遍历才能依次获取每个节点的属性。
获取节点之后的另一个主要的操作就是获取其内部的文本了,我们可以调用text()方法来获取。
我们首先选中了一个a节点,然后调用了text()方法,就可以获取其内部的文本信息了,它会忽略掉标签内部包含的所有html,只返回纯文字内容。
但如果我们想要获取这个节点内部的html文本,就可以用html()方法。
这里我们选中了第三个li节点,然后调用了html()方法,它返回的结果应该是li标签内的所有html文本。
运行结果:
这里同样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选中的结果是多个节点,text()或html()会返回什么内容?
我们用一个实例来看一下:
结果可能比较出乎意料,我们选中的是所有的li节点,可以发现html()方法返回的是第一个li节点的内部html文本,而text()则返回了所有的li节点内部纯文本,中间用一个空格分割开,实际上是一个字符串。
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注意,如果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多个节点,如果要获取每个节点的内部html文本,则需要遍历每个节点,而text()方法不需要遍历就可以获取,它是将所有节点取文本之后合并成一个字符串。
pyquery提供了一系列方法来对节点进行动态修改操作,比如为某个节点添加一个class,移除某个节点等等,这些操作有时候会为提取信息带来极大的便利。
由于节点操作的方法太多,下面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它的用法。
我们先用一个实例来感受一下:
首先我们选中了第三个li节点,然后调用了removeclass()方法,将li的active这个class移除,后来又调用了addclass()方法,又将class添加回来,每执行一次操作,就打印输出一下当前li节点的内容。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一共进行了三次输出,第二次输出li标签的active这个class被移除了,第三次class又添加回来了。
所以说我们addclass()、removeclass()这些方法可以动态地改变节点的class属性。
attr、text、html
当然除了操作class这个属性,也有attr()方法来专门针对属性进行操作,也可以用text()、html()方法来改变节点内部的内容。
我们用实例感受一下:
在这里我们首先选中了li标签,然后调用attr()方法来修改属性,第一个参数为属性名,第二个参数为属性值,然后我们调用了text()和html()方法来改变节点内部的内容。三次操作后分别又打印输出当前li节点。
运行结果:
可以发现,调用attr()方法后,li节点多来一个原本不存在的属性name,其值为link,调用text()方法,传入文本之后,发现li节点内部的文本就全被改变为传入的字符串文本了。调用html()方法传入html文本之后,li节点内部又改变为传入的html文本。
所以说,attr()方法如果只传入第一个参数属性名,则是获取这个属性值,如果传入第二个参数,可以用来修改属性值,text()和html()方法如果不传参数是获取节点内纯文本和html文本,如果传入参数则是进行赋值。
remove顾名思义移除,remove()方法有时会为信息的提取带来非常大的便利。下面我们看一个实例:
在这里有一段html文本,我们现在想提取hello, world这个字符串,而不要p节点内部的字符串,这个怎样来提取?
在这里我们直接先尝试提取class为wrap的节点的内容,看看是不是我们想要的,运行结果如下:
然而这个结果还包含了内部的p节点的内容,也就是说text()把所有的纯文本全提取出来了。如果我们想去掉p节点内部的文本,可以选择再把p节点内的文本提取一遍,然后从整个结果中移除这个子串,但这个做法明显比较繁琐。
那这是remove()方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接着这么做:
我们首先选中了p节点,然后调用了remove()方法将其移除,然后这时wrap内部就只剩下hello, world这句话了,然后再利用text()方法提取即可。
所以说,remove()方法可以删除某些冗余内容,来方便我们的提取。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
另外其实还有很多节点操作的方法,比如append()、empty()、prepend()等方法,他们和jquery的用法是完全一致的,详细的用法可以看到官方文档。

css选择器之所以强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支持多种多样的伪类选择器。例如选择第一个节点、最后一个节点、奇偶数节点、包含某一文本的节点等等,我们用一个实例感受一下:
在这里我们使用了css3的伪类选择器,依次选择了第一个节点、最后一个节点、第二个节点、第三个之后的节点、偶数位置的节点、包含second文本的节点,功能十分强大。
更多的css选择器的用法可以参照http://w3school/css/index.asp
到此为止pyquery的常用用法就介绍完了,如果想查看更多的内容可以参考一下pyquery的官方文档http://pyquery.readthedocs.io,相信有了它,解析网页不再是难事。
本文作者:天善社区专家崔庆才,个人博客:静觅
天善学院爬虫3课程推荐: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