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银元宝的官员远的朝代不讲,时间太久了没有说服力。就说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在它存在的二百多年的历史里,虽然是有不少有钱富贵人,但那些人或多或少有基础有关系,而且基本都是依附于权力发的财。只有当官这一途径,即使你没任何关系,只要你肯读书,会读书,只要能考上了科举就有官当,再稍微动动脑子,赚大钱那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满清王朝做官的俗语就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想而知清朝的官员待遇可不一般,而且可供捞钱的手段非常的多。
中国历史敛财第一人,和珅在这种情况下,做官就变成了最容易赚大钱的行业,毕竟在封建社会里,想要出人头地,只有这个门槛最低了。随着吏治的败坏,腐败的清政府甚至公开推行买官卖官,花钱就能当官儿,这更加激起了人们当官赚钱的动力了。据史料记载,当时清政府的官里面最低级的就是县令,也就是一县之长,县太爷。可是由于当官太赚钱,县令的买卖价格竟然达到了四五千两白银,知府的价格更是要上万两白银。不过本大利更丰,高价买官,上任后变本加厉贪回来。
贪官污吏,国家之害清代在浙江,有一个人学习不太好,总是考不上科举,可是他想发财啊,那怎么办呢?拿钱买个官当吧,可是这人也没那么多钱,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找了4个朋友一起凑了4000多两银子买官,自己当县令,其他四人分别干其他职位。然后五人狼狈为奸,贪污公款,压榨百姓,搜刮民财,仅仅3年时间就积攒了60多万两银子,几乎是买官花费的150倍,这简直是暴利啊,赚大发了,又容易又赚钱。不过这种情况并不正常,做官只知贪财,国家必然要玩完,所以清朝很快便灭亡了。朋友们,君子爱财还是要取之有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