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企业主都被知识管理的魅力所吸引,期望为企业带来长足的创新驱动力。抛掉太过理论的内容,其实就是怎样将企业多年经营发展的知识内容,可以根据每个员工自身工作的需要,把正确的知识,足够的细节以及恰当的时间共享给适合的员工;同样,也让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获取到的经验内容又可以反馈到企业中,实现知识的流动与共享,最终的目的是提供组织绩效,为客户提供最为专业的产品与服务。
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始终如一
知识管理是一种文化建设,是驱动成为学习型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知识管理的建设一定要得到所有管理者的支持,并且所有管理者都应该始终相信知识管理能为企业带来长足的创新驱动力,企业内的所有运营管理、业务拓展,都应该参与到知识的创造、收集、传播、使用、开发和创新中,知识管理的效果是潜在的,是一种习惯,应持之以恒。
2、定位企业的关键知识内容
这些知识内容是可以满足竞争需要的、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可以被有效利用的、可以实现改善目的的。定位好关键的知识内容之后,便要使用大数据的理念管理企业知识,因为不同类型、性质的知识内容都有它都有的属性标签,此时,采用的知识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多层级的分类管理需要,还要支持给知识内容自定义属性标签,这一能让知识内容更新容易被定位,同时也可以响应后续的分析需要。
3、知识保密与共享均衡
知识要想实现在企业中的传播、共享和运用,不仅要在系统层面设有严密的权限控制,并且需要企业成员对于哪些知识可以共享,哪些知识应当保密有着清醒的认识。
4、协调性
企业要想高效率的运作,除了日常产生的成果内容以外,离不开企业成员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内容,员工的参与是知识管理成果的关键,所以在知识共享、交流等方面具有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理念的协调一致性,知识管理是一门目标管理的科学,目的是提高企业绩效对知识内容进行管理的过程,大家都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5、开放性
知识管理并不是单单把知识汇总起来供大家使用,显性知识的有序化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如何驱动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才是关键。隐性知识一般都是存在在员工个人脑子里的知识内容,有时候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汇总,如何去分享,此时,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可以让所有成员进行交流和知识共享的知识平台,如论坛、咨询台(会博通功能)、百科、微博等等。通过该知识平台,可以有效丰富企业知识存量,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和利用体系以外的知识。犹如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搜索结果是不同来源的,可以是文库、知乎、论坛、博客等等,等待我们去获取和挖掘。
6、加强共享
知识使用得越多,越是可以带来更大的效益。facebook上80%的内容是由20%的用户发布的;只有五分之一的twitter用户曾经发布过内容,并且90%的内容是由10%的用户发布的。以上数据是要让我们知道,识别和定位有价值的知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这些有价值的知识才会给组织人员获益,让组织人员获益才能促进知识管理的参与度。因此,企业要积极地加强知识共享,以降低创造知识所需成本,提高知识运用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与质量。
7、持续管理
市场竞争形势以及需求是瞬息万变的,知识也在日益增长,如果不进行持续的管理,则会出现获取不到新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过载的情况。知识地图就是庞大的企业知识库内的明灯。知识地图不仅能适应当前的需要,获取最新的知识内容,还能根据变化以及对应遇到的问题去形成新的知识地图。这样看来,如果每个组织人员都可以不受限于已有的知识地图,并参与知识地图的绘制,这将是知识创新。
8、响应教育契机
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参与度的问题,其实,这里就需要员工在需要可以利用知识管理系统带来了实际性的帮助,其中的重点是能有效地响应员工的教育契机,把正确的知识,足够的细节以及恰当的时间共享给适合的员工,让员工真正发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可以带来的帮助,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期望员工可以进行分享,甚至我们可以对知识内容进行评价,并设立奖项进行激励,这是一个长足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