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广、深、珠、港、澳五地联手 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成立

2023/10/6 20:29:13发布24次查看
文/易扬
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领域民间组织合作掀开新篇章——10月11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成立启动仪式在广州开发区举行,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五地的半导体组织联手结盟,共同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平台,将进一步深化内地和港澳交流合作,提升三地半导体产业竞争力。
集结粤港澳力量 共建共享创新要素
据悉,联盟成立后日常办事机构将设在广州开发区,首任理事长由广州市半导体协会会长陈卫担任,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资深会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副理事长黄学良、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主任赵希军、香港科技园公司总监杨天宠、澳门微电子协会会长余成斌分别担任联席理事长。
联盟将充分调动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产业联盟的平台作用,不断汇聚和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的各类资源和力量,共建包括芯片测试、eda、ip、人才培训和产业孵化在内的一系列服务支撑平台,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是大湾区范围内半导体产业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据联盟首任理事长陈卫介绍,联盟将以“抢占先机、凝聚资源、协同创新、服务产业”为宗旨,结合大湾区内各个城市的产业优势和特点,推动半导体产业在大湾区的协同发展。同时,联盟还将致力于建立以市场为驱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联盟成员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集成、服务、应用等水平;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半导体产业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好更快发展。
各取所长 构建协同发展半导体产业生态圈
记者注意到,首批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半导体产业联盟的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五地,在半导体领域各有优势。联盟的成立,将集合众人之所长,在更大范围内构建协同发展的半导体产业生态圈,实现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广州位于珠三角中心,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擅长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开发,目前拥有泰斗微电子、润芯、硅芯、新岸线、昂宝、安凯、中大微电子等一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及兴森快捷、安捷利、风华芯电、新星微电子、丰江微电子等一批封装测试企业,广州及周边地区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最大的集散地和消耗地,最具备发展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之都的条件。
深圳市的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趋势,多年来均位居全国首位,呈现龙头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优势明显,资源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记者了解到,在2017年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中,深圳企业就占了4家,其中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以约362.6亿元的销售额排在首位,几乎是排名其后的6家企业的总和。
芯片设计亦是当前珠海重点发展的产业。有关资料显示,2017年,珠海集成电路设计服务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66%,在全国设计业十大规模城市中位居第九位,在设计业增速最高的十个城市中排名第三位,珠海“芯”成为中国“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市的全志科技、艾派克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炬芯在今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年会上,获得“2017年度中国ic独角兽”称号。
香港历来是对接国际市场和科研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桥头堡。据杨天宠介绍,过去15年,很多香港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有着在珠三角地区布点后端制造、测试基地的传统。
“香港科技园的实验室可以提供封装测试、可靠性测试等服务,我们希望这些资源可以在湾区内共享,并推动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对接、促进人才的交流。另外,香港在设计、知识产权方面的经验也可发挥借鉴作用。”杨天宠表示。
澳门的模拟芯片设计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研发实力首推澳门大学,该校的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华南区惟一的微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澳门大学有7篇论文被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世界奥林匹克大会”isscc(世界学术界和企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高级别会议)收录,成为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机构。上述实验室在过去五年入选isscc的论文数量超过了大陆所有大学的总和。
“澳门大学与深圳海思、广州安凯等半导体产业标志性企业有着深入的合作,为许多热门的电子产品提供澳门设计的ip。”余成斌指出,芯片产业需要积累,人才短缺是其中的最大障碍,而澳门正得益于弹丸之地带来的低流动率,为当地积累了一批宝贵的集成电路人才。
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港澳力量的加入,为关键技术合力攻关开辟了思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粤港澳地区开始的”,广东省经信委原党组副书记、巡视员邹生在致辞中谈到,粤港澳之间的合作经历了吸引外资、民间互动,到政府支持推动,再到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不同阶段,此间的合作重点正从贸易往来旗帜鲜明地转向科技引领下的高端人才交流合作。“此次联盟的成立,顺应时局,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邹生评价。
(通讯员 潘雪花、郭哲涵)
该用户其它信息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