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节的喧嚣逐渐散去之后,回过头再看百度的财报,我感觉:在新的一年里(当然是指旧历年),百度,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分析百度的新财报之前,我有必要重温一下大摩在百度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之后的一份研报。
百度2017年第三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34.89亿元(约合35.3亿美元),同比增长29%;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79.48亿元(约合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
百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后,摩根士丹利随即发布研究报告称,“百度第三季的业绩超预期得益于剥离资产收益和利润率提升,但第四季销售预测低于市场预期,这主要与爱奇艺的销售增长放缓有关,维持对百度股票的平持评级,基本目标价设定为240美元,但在悲观情境下或跌至160美元。”
大摩当初的研报很好理解,因为剥离某些资产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百度在2017年第三季度才利润大增,而到以后的季度,这种状况就不一定会出现了。
以上,是百度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之后大摩的预测。
那么,百度2017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财报发布之后,情况又如何呢?是否与大摩的预测吻合呢?我们不妨在这里简单回顾一下。
百度财报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百度营收为236亿元人民币(约合36.2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移动营收占比为76%;净利润为人民币42
亿元(约合6.39亿美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增长1%;2017年度总营收为848亿人民币(约合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0%。
由于第三季度的剥离资产影响在第四季度不复存在,所以第四季度利润增长率不及第三季度在意料之中。
而根据媒体的报道,在与之前华尔街分析师预测的对比中,百度新财报业绩有的方面优于预期,有的方面则不及预期。
按照雅虎财经的数据,“第四季度,百度净利润为42亿元人民币,按年升1%,高于分析师预测的39.7亿元。营收236亿元人民币,按年增29%,优于分析师预估的平均值231亿元。”不过,之前华尔街30位分析师平均预计,百度2017财年营收将达133.7亿美元;但财报显示,百度2017财年总营收为人民币848亿元(约合130.3亿美元),未达预期。另外,根据报道,百度2017年“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收益”、第四季度“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摊薄收益”、第四季度总营收等数据均不及预期。
而看百度发布财报后的股价走势,与大摩预测的“基本目标价设定为240美元”,相差也并不太大。但要比那个最悲观的目标要好的太多。
这样看,大摩研报的预测并无太大的出入。所以,说百度“情人节财报”是在“乏善可陈”中有些亮点并不为过。
出现这种某些方面不达预期状况的原因,应该是华尔街对百度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过高期待,与这些领域转化为经济利润的速度并不成正比造成的。
因此,对于百度的这份“情人节财报”,我们还是有必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而看新的一年的话,百度的发展会如何呢?笔者认为,百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方向,但也将迎来更为严峻的挑战。下面,我们分析一下。
先看前所未有的机遇,或者叫发展方向。
第一,人工智能的风口。
其实,今天这个时代,与其叫人工智能的风口,不如叫人工智能的疯狂。2017年以来,我们迎来了科幻电影中人类伟大幻想即将成为现实的黄金岁月。
很显然,百度已经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遇,在搜索、视频、智能硬件、内容和无人驾驶汽车等领域频频布局,且有所成效。
应该说,百度有了一个很好的改变自己形象、重塑一个新百度的机会。这是2016年魏则西事件以来,百度最好的机会。可以这样认为,如果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抓住机遇的话,那么它就赢得了未来。而近一年来百度股价的上涨,与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发力不无关系。
百度高层在财报发布后的言论,无不体现了百度对人工智能未来的看好。
第二,和手机厂商的合作会让百度继续拥有当下。
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虽然增速不及往年,但也算是方兴未艾。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未来的话,那么,搜索、内容等则是百度的当下。
而与华为等手机厂商的合作,则会让百度继续拥有当下。因为,手机意味着搜索、内容以及广告收入。虽然说,与手机厂商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人工智能的延伸。但是,与当年占据pc桌面就拥有互联网入口一样,今天,你占据了手机,就占据了移动互联网。
根据财报显示,百度2017财年总营收为人民币848亿元(约合130.3亿美元),比2016财年增长20%;其中移动营收在百度2017财年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73%,高于2016财年的63%。
未来,移动互联网的营收比例会更大。
尽管,与苹果这样既有手机硬件基础又有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的公司比,百度还有所欠缺,但与硬件公司(如果扩大范围的话,不仅仅指手机硬件)的合作,应该会逐渐弥补这种缺憾。
第三,爱奇艺上市之后,百度的压力会减小。
尽管爱奇艺的发展迅猛,但不可否认,它还是给百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根据财报显示,“爱奇艺导致百度第四季度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运营利润率降低了12个百分点。”
之前,百度已经抛掉了不少影响自己业绩的包袱。而未来,正如百度cfo余正钧所言:2018年,百度将继续坚持剥离非核心业务和加大百度移动业务与ai新业务投入的策略。
至于爱奇艺,它虽然与那些已经剥离的资产有很大的不同,但据称爱奇艺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上市申请。尽管百度仍将是完成上市后的爱奇艺的控股股东,但爱奇艺对百度业绩的压力应该会有变化。
以上三点,是我从近段时间信息中总结的百度面临的三点机遇,也叫方向:未来,当下,轻装上阵。
不过,尽管有机遇,可百度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第一,无人驾驶汽车真正走入盈利化道路还为时尚远。
看百度的收入结构,百度2017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36亿元,但其中网络营销营收为人民币204亿元。这个数据结构,一目了然。
目前看,百度人工智能的利润化还主要是在搜索、内容分发等传统方面。而最具有想象力的无人驾驶汽车,还只是布局,因为法律的因素和中国交通路况的影响,我认为其真正落地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无人驾驶汽车真正商业化之前,百度还将依靠其传统业务支撑。而这种支撑维持到何时,还是未知。
第二,内容风头正劲,但更加严厉的管理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今天的互联网,是关于内容的互联网,这已经毋庸置疑。
最近一段时间,百度提到的最多的就是信息流。根据财报数据,2017年第四季度,百度信息流业务每日分发量环比增加20%以上,百度app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约30%;同时,百家号的内容原创者从2017年年初的20万上涨至100万。
但是,目前的形势却是是这样的:虽然内容风头正劲,但更加严厉的管理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虽然人工智能是热门概念,可是之前关于今日头条机器算法的争论,未来百度也同样必须面对。
看直播红人天佑被封,我预感未来政策对内容的治理可能就在眼前,这其中除了对低俗的整治,还应该有版权的愈加规范。说到版权,对内容的搬运是自媒体平台的一大弊病。而这种整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第三,内容获取成本压力加大。
说到内容,每一家与内容有关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加大内容的获取成本,百度也不例外。
看财报,百度2017年第四季度内容成本为人民币38亿元(约合5.77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5.9%,2016年同期所占比例为14.1%;2017财年内容成本为人民币134亿元(约合20.6亿美元),在总营收中所占比例为15.8%,2016年同期所占比例为11.1%。
之前,百度内容成本的大幅增长,主要是爱奇艺内容成本增长;但看对手的发展,百度未来其他内容成本的提高也在所难免。
在我看来,这三点,是百度在新的一年年面临的挑战。当然,除了这三点,对手的迅猛发展也应该让百度重视。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曾经说过,百度已经度过了它最艰难的时刻。而看新的一年,百度将机遇中面对挑战。
新一年的百度,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者:姜伯静|来源:idonews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