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当初预测的债务危机和汇率崩盘都没有成真,201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9%,这是两年来最快的增速。
为何看空中国的人大错特错?
“(做空中国)的交易当初势头很猛,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有意愿也有财力来应对这些问题,”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迈克尔·戈麦斯说,“这使形势发生了逆转。”
尽管中国经济已从10年前的两位数增速放缓,在2015年和2016年都曾遭遇颠簸,但每一次最终都平息了下来。
根据纽约数据提供商s3 partners的数据,2017年,做空在香港或者中国内地上市的中资公司的投资者遭受了逾350亿美元的损失,几乎是他们赌注的一半。
就目前而言,投资者正沉浸于多年来覆盖面最广的全球经济增长,这在全球市场帮助引发了一轮涨势,中国的反弹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多数投资者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
短周期接近尾声
库存变化表明近期经济增速可能放缓。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迎来了此轮库存周期的补库存阶段,但2017年三季度市场需求开始走弱,投资增速还会下降,之后可能进入新的去库存阶段。
本轮补库存有两方面的显著特征,注定难以持续支撑经济增速加快。一是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工业产值并未显著增长;二是不同行业分化明显,价格传导不畅。
从中国目前的人均国民收入来看,中国居民消费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无论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同样发展水平的金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gni)水平不算高。
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未来增长空间看,由于受到基数较大等诸多条件的约束,未来总量增长将会进一步放缓。但投资、消费和出口都存在较大的结构升级的空间,通过结构升级实现中国经济从原来的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也是可以期待的。
经测算,2018年cpi翘尾因素月平均为0.9%左右,高于2017年,将呈现“上半年高、下半年低”的特点,高点将出现在年中的6月和7月份。综合判断,2018年cpi上涨2%左右,高于2017年。预计2018年ppi翘尾因素月平均为2.4%,显著低于2017年,高点出现在1月和6月至8月。综合判断,2018年ppi平均涨幅3.5%左右,低于2017年。cpi和ppi之间的剪刀差逐渐收窄,物价水平较为温和。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三种可能情景
在基准情况下,中国经济改革稳步推进,全要素生产率逐渐释放,使增速稳中趋缓,经济增速达到亚洲发达经济体在同样人均收入水平时的平均水平。只要中国经济改革到位,增长潜力得以顺利释放,经济将完全具备保持平稳增长的能力,经济增速下降过程较为平缓,有望实现目前全球先进国家进入中上等收入之后的增长状况。
在积极情况下,意味着中国经济改革取得全面成功,使全要素生产率达到改革开放之初的较高水平,增长潜力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增长状况将好于基准情况,继续书写全球经济增长奇迹。积极情况出现的前提条件是期间在传统动能保持高增长的同时,全要素生产率也要恢复到改革开放之初的高水平,而且不能发生任何内外部的风险冲击。
在消极情况下,如果各项改革措施难以推进,社会问题逐渐爆发,外部或内部爆发金融风险等冲击,则会带来经济失速的风险,此时经济增速可能出现持续较快下滑,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预计这种情景发生的概率极低,大约只有10%左右。
一眼一世界,一思一观点。
我是“百家号”作者“壹壹”,在信息交织的时代,很高兴,遇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