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吸引资金--存钱业务,一手借贷出去---放贷业务,从中获取利息差,这是大家最熟悉的银行最基本的赚钱方式,但是,大家知道这银行赚钱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吗?——信用扩张
首先,从储户那里存进一笔钱,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能贷给一个企业,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银行只是划了了一笔钱到企业的户头上,实际上存款依然在银行里,并没有被提出来。
这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钱不过是一个数字........,比如我们平时使用各类快捷支付,出门都不再带现金。消费也通常用支付宝、信用卡、微信支付。这就是钱只是从一个账户划到了另一个账户,实际流通的钱并没有离开银行体系。
当银行将储户存款,转贷给企业a帐户,企业a户头上的钱,其实还是银行的存款。这个过程相当企业a把银行带出来的款,又一次存入了银行。
于是对于银行来说,又可以把这笔存款放贷给另一个企业b了。这就出现了信用扩张。
实际上大部分企业进货,也是把钱从这个企业的户头上划去另一个企业 的户头上,对于银行来说,钱并没有真正流出银行,一直在银行体系内流动。只有企业把实际的现金取出来,钱才真正会离开银行体系。
理论上说,通过这种 方式,银行可以利用信用扩张,创造无限量的账面上的资金。于是这些在银行体系中被创造出来的资金,和流通的现金一起,被称为m2.
概括的来讲是,现金,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活期定期存款一起被称为m2
流通中的现金被称为m0.
于是通过银行体系,很少的真实的钱,实际上创造了很多银行帐户上的数字。在经济运行良好的时候,储户拿到了更高的利息,而企业拿到了贷款,大家都很开心。
但是如果经济不好的时候,会出现以下情况:
当m2数量很大,同时出现经济下滑的时候,储户们出现慌乱:“赶紧去取钱,再不去银行就倒闭了...”银行着急了:“企业的账追不回,储户又来挤兑,怎么办?”而对于被银行催收的企业:“存货卖不掉,没钱还你啊。。。”这时候的央行发现:“银行信用扩张太多,不太好啊。得想办法来控制一下。”
存款准备金率
这时候,央行就启动了它的三大武器这一 ——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为了控制银行的信用扩张,设置了准备金的规则,就是将银行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作为准备金,通过这种方式防止商业银行盲目放贷导致 银行没有充足资金兑现储户的存款。
以中国以例,银行等 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是20%,也就是说。每一笔存款的20%要上缴央行作为准备金。
准备金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交准备金之前,如果在理想状态下,实际上银行可以将贷币无限量的扩张,虽然实际上这不可能发生,但是对于银行来说,确实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在没有准备金的时候
银行可以把储户的钱贷给企业 ,钱到企业 帐上之后,等 于银行又有了一笔存款,于是银行继续把钱贷给下一家企业。虽然实际上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但是银行的确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将信用扩张很多倍。
在准备金率为20%的时候
每当银行收到一笔存款的时候,就要将其中的20%交给央行保管,这就意味着每次银行将手中的钱划入一个企业的账户的时候 ,都需要交一笔准备金,于是银行不能无限制的扩张自己的信用。
20%的存款准备金率 =5倍 银行信用扩张的极限
如果央行要求存款准备金率20%的话,那么在理想状态下,银行最大能将信用扩张5倍。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作用
存款准备金是央行最有利的武器,以中国目前的情况,存款准备金率调整1%可以放出万亿级的货币。是央行调控市场最重要的武器,但是由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一般来说各国央行都会比有限制的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