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霍尔果斯仅仅是一个数万人口的边陲小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未完善,近年经济发展速度得益于优惠政策,以及特殊地理位置,若对税收优惠、企业注册门槛的提升长久持续,无异于自断发展臂膀。那霍尔果斯还剩什么呢?
阴阳合同的发酵,行业制度的规范管理,让众多影视公司纷纷选择逃离曾是“避税天堂”的霍尔果斯。据报道,自6月份以来,已有超过100家霍尔果斯的影视公司申请注销,其中包括徐静蕾、冯小刚等多位知名艺人担任法人或持股的企业。
霍尔果斯被打上“避税天堂”烙印,实际是近三年的事。这是因为霍尔果斯直接采取了对文化传媒等特定扶持行业五年免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单纯从税收优惠力度而言,霍尔果斯与内地其他城市开发区普遍给予的“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仅有些微优势。
2010年,霍尔果斯被国家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后第七个经济特区。2011年,国务院出台“五免”税收优惠政策。2012年,新疆出台“五减半”的税收再优惠政策。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9月霍尔果斯市注册企业超过8500户,新增企业大规模爆发式增长。
但实体企业仅占2%,98%以上都是没有实地经营的注册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广告影视传媒、股权投资、电子科技等经营地点不受地域限制的轻资产类企业。
其中相当部分是明星注册的公司,近年来内地所拍摄的影视剧的出品公司,基本都会看到“霍尔果斯**影视文化公司”。这些明星大腕所带来的蝶变效应,让霍尔果斯知名度大增。也让霍尔果斯打上了“免税天堂”的标签,实际这只是个误会,与开曼群岛等我们所熟知的离岸公司注册地是有本质区别的。
如今,明星集体逃离,对霍尔果斯来说,脱去“免税天堂”这个名不副实的外衣,在我看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以让人们了解到真实的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对标深圳的第七个经济特区
真实的霍尔果斯,是一个人口6万多人的边陲小镇,是一个类似当年深圳特区起步时的缩影,是中国第七个经济特区。被赋予了“一带一路”、“国际口岸”等标签,是国家级“丝路窗口”,是一带一路通往中亚欧洲的桥头堡,从某种意义上,如同当年与香港紧邻的那个小渔村,在国家赋予了特殊优惠政策下,一跃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奇迹”。
霍尔果斯不是避税天堂,但的确是“税收洼地”。这是国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 8年前的第一次新疆工作会议,霍尔果斯被指定为新经济特区,2011年,国家文件明确,其享有10年特权,包括“免五年减五年”“个税减免”等。
国家让霍尔果斯成为“税收洼地”,这既为边疆的长治久安,解决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又为打造一带一路上的西部国际口岸,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建立大国崛起的空间链接。
其实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扶植等,是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国家支持西部发展的国策。
矫枉须防过正
税收优惠绝不是为影视而生,到2017年底,霍尔果斯注册的公司2.2万户,其中,影视文化公司不足2000户。只不过今年影视行业整治、明星的眼球效应,明星大逃亡更让吃瓜群众关注。
据《伊犁日报》统计,6月至今至少已有102家霍尔果斯影视公司注销。因为申请注销的公司实在太多,《伊犁日报》的版面都快不够用了,仅8月28日一天就刊登了25则“注销公告”。不少新三板影视传媒类公司,近日也纷纷注销了在霍尔果斯的子(孙)公司。
霍尔果斯市长杰恩斯·哈德斯近日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就说,“正在清理那些只到霍尔果斯享受政策,但没有实际投资的企业。同时,废除了 14项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出台的政策,11项霍尔果斯市的项目。同时,对招商代理机构成功招商政府给予补贴的政策,未来将不再出类似的政策。”
同时,杰恩斯·哈德斯市长也对记者表示,经过专项清理规范注册型企业,包括一址多照的、没有办公场地的、没有工作人员的、还没有投资意向的。当前,霍尔果斯存在“一址难求”的情况。
一址多照,注册、办公分离这种情况,在内地的城市中非常普遍,甚至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屡见不鲜。霍尔果斯所采取的清理整顿标准实际上已超越内地绝大多数城市,这相当于将霍尔果斯的投资、经营门槛提升,置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之上。这无形中增加了霍尔果斯招商难度。
霍尔果斯的政策转化意图是努力将注册型企业转化为资源,计划打造“中国西部影视之都”、建设影视文化类主题公园等设施,使注册在当地的影视企业真正落户霍尔果斯。
霍尔果斯仅仅是一个数万人口的边陲小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未完善,但确实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目前正在做的《中国主要边境城市发展潜力》的课题研究显示,霍尔果斯的潜力指数超越满洲里。
近年来霍尔果斯的经济发展速度得益于中央和自治区的政策支持和扶持,以及自身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但如果,霍尔果斯对税收优惠、企业注册门槛的提升长久持续,无异于自断发展臂膀。
处于起步腾飞状态的霍尔果斯,如果自断臂膀,使资本落荒而逃。那么,霍尔果斯还剩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