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合作帮扶,将贫困户享受的到户增收补贴、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入股效益好、诚信度高、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逐年为贫困户分红。
实施社会帮扶,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新型经营主体等与贫困村合作,采取“单位+农户”、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订购农产品、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全县共有众和冬枣、新行葡萄等60余家参与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着眼资产收益,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林权确权颁证,支持贫困户通过租赁、委托经营等形式获取资产性收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除重点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外,其他用于补贴贫困户收益,形成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渠道。
突出直接帮扶,对有劳动力、有能力、有土地,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对象发展脱贫产业的,给予资金和技术帮扶。落实代种代养,以贫困户政策性扶贫资金入股种植、养殖项目,签订“代种代养”合同,贫困户通过劳动报酬和种植养殖分红,实现增收脱贫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