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很好笑,现实很冰冷。在以上八项要求里,最容易自我掌控的只有一项——离家近。
一碗汤的距离 vs 上班远得像取经
小白家住北京通州,周边方圆五百米满足她的一切生活需要。从小被家人娇宠着长大的她,找工作时家人只提了一个要求:
一碗汤的距离。离家近,从单位回到家,煮好的汤还没凉。
单位离家近,免于奔波之苦。就这样,211金融专业毕业的小白在这个标准下,找到一份公司财务的工作,步行上班只需10分钟,每天睡饱吃饱上班工作,精力充沛,事半功倍。
而小鹿老家在西南边陲,她是家里人的依靠,乡里人的骄傲。毕业后独自在帝都打拼,凭借一份优秀的简历进入四大,工资是普通公司员工的两倍,升职空间大,做得好的话,两年上升一个台阶。
住在离公司很远地方的小鹿,在享受大城市红利的同时,必须要承担它带来的高昂成本。为了节省房租,租住的房子离她工作的位于市中心的金融区很远,每天上下班用时近4个小时。每天上下班都仿佛是一次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回到出租屋。
孟子曾经说:“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意思是舍近而求远,做事情走弯路,不切实际。
上班这件事就是如此,如果有一份附近高薪好工作,就千万不要跋山涉水,横跨几个街区去求他山之玉。
那些住在公司附近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1、节省出一大笔交通支出与时间
不管是开车、出租车或地铁,哪怕是共享单车,都需要一笔或大或小的交通费。睡过站、大堵车是常态,公司的考勤部门不会考量天气路况,眼睛只盯着刷脸机里你迟到了1分20秒,通勤费加上迟到扣款,一个月算下来,300~2000的交通费不是个小数目。
通勤族们上下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天没亮起床,天黑了还在路上。每天上下班用时近4小时,浪费掉全天1/6的宝贵时光。在深圳,关内上班,关外租房;在北京,从北五环到东六环,城市越来越大,意味着上班之路可能越来越远。
2、保证了安全与幸福感
最好的养生方式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离家近,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安排这两件事。睡饱了起床,吃饱了出门。离家远,起床就要出门,公交地铁是不能吃东西的,早餐往往用一杯咖啡应付了事。晚上到家只想大字形摊在床上,晚饭随便打发。吃不定时,睡不安稳,使上班族精神身体双重受压,90后已经开始脱发,胃病、失眠等各种毛病纷纷找上来。
早出晚归赶通勤,也难免会增加遇到危险的机率。晚回家的危险性不用赘言,安全到家便喊万幸。公共交通上也常遇到让人有口难言之事,咸猪手、性骚扰,时间一久,次数一多,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上班距离远会削减人上班的幸福感,长时间通勤占据了运动、健身、饮食、聚会的时间,让人感到疲倦,还会缩短寿命。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人员称,每天上下班距离超过50公里的女性最易减寿,单位离家远简直就是要命啊。
3、自我增值的机会更多
离家近,不意味着追求轻闲,放纵自我,无所事事,它可能是接近理想的一种曲折的方式。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让我们产生安全感,生活上的任何需求,我们都知道去哪里、找什么人、用什么方式解决掉,快速完美地处理事物给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这很符合人的天性。
把节省下来的通勤时间以及周末加班的两天时间,进行合理详细的管理。休息、健身、社交、自我增值,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生活状态。
未来的那个结果,源于你今天的选择,此时你是葛优躺,还是阿甘跑,注定了多年后你的生活。
4、升职加薪更快
离家近的人每早从容不迫地走进办公室,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理解力强,执行力强,领导安排下来的任务能够完成得又好又快。赶了一两个小时的通勤,像打了一场硬仗,向经拼杀,让两只脚都找到落脚点,为了赶上打卡,下车就来了次百米冲刺。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喘口气儿。没吃饱没睡好的后遗症是犯困疲惫状态不在线,工作往往事倍功半。
良好的心态+健身换来的好形象+广泛社交带来的人脉+不断学习自我增值+更充裕的经济基础。这些离家近所带来的红利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让你在升职加薪的路上,快人一步。
那些住在公司附近的人,不仅节省出交通支出和时间,保证了安全与幸福感,也为自己争取到自我增值和升职加薪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