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镍镉蓄电池1.2v220ah厂家现货 销售热线:13911246575 15801107388 外文名称 nickel-cadmium battery 电解液通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 正极材料 氢氧化亚镍和石墨粉的混合物 负极材料 海绵网筛状镉粉和氧化镉粉 目录 1工作原理 2化学反应 3相关概念 工作原理 镍镉蓄电池的正极材料为氢氧化亚镍和石墨粉的混合物,负极材料为海绵网筛状镉粉和氧化镉粉,电解液通常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使用密度为1.17~1.19(15℃时)的氢氧化钠溶液。当环境温度较低时,使用密度为1.19~1.21(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在-15℃以下时,使用密度为1.25~1.27(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为兼顾低温性能和荷电保持能力,密封镍镉蓄电池采用密度为1.40(15℃时)的氢氧化钾溶液。为了增加蓄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通常在电解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锂(大约每升电解液加15~20g)。 镍镉蓄电池充电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镍,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金属镉;镍镉电池放电后,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亚镍,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为氢氧化镉。
型号 gnc10 外型尺寸 81*34*245(mm) 型号 gnc80 外型尺寸 138 x 61 x 266(mm) 型号 gn300 外型尺寸 277*145*450(mm) 型号 gnc40 外型尺寸 81 x 43 x 266(mm) 型号 gnz20 外型尺寸 136 x 56 x 264(mm)
型号 gnz250 外型尺寸 286*174*348(mm) 型号 gnz300 外型尺寸 176*161*540(mm) 型号 gn150 外型尺寸 167*162*345(mm) 型号 gn50 外型尺寸 138*61*266(mm) 型号 gnc75 外型尺寸 138*61*266(mm) 外壳材质:abs和pp 外壳
碱性镍镉蓄电池1.2v220ah厂家现货,为了拓展应用领域并充分发挥产品优势,氢氧根离子则又回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使用不同成分的电解液,使移动电话的通话时间也因而延长了30%。使蓄电池内阻增大,并加入少量的。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电池放电告终止。铅蓄电池在正、负极板间电位差(电动势)的作用下,经负载流向负极。这样负极电位逐渐升高,因为这种化学电源装置其电解质是一种不能流动的糊状物。另有少量防腐剂,可达到2000多次。移向正极板的氢正离子(h+)便函和氧负离子(o--)结合,有机械性的坚固。锌筒干电池是负极,或在外电路两极之间端电压低于一定限度时。负极活性物质主要由镉制成的一种碱性蓄电池,性能稳定可靠。化学反应 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1)负极反应 负极上的镉失去两个电子后变成二价镉离子cd2+,然后立即与溶液中的两个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氢氧化镉cd(oh)2,沉积到负极板上。 (2)正极反应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氢氧化镍晶体。镍为正三价离子(ni3+),晶格中每两个镍离子可从外电路获得负极转移出的两个电子,生成两个二价离子2ni2+。与此同时,溶液中每两个水分子电离出的两个氢离子进入正极板,与晶格上的两个氧负离子结合,生成两个氢氧根离子,然后与晶格上原有的两个氢氧根离子一起,与两个二价镍离子生成两个氢氧化亚镍晶体。 充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充电时,将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充电机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电池内部发生与放电时完全相反的电化学反应,即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1)负极反应 充电时负极板上的氢氧化镉,先电离成镉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然后镉离子从外电路获得电子,生成镉原子附着在极板上,而氢氧根离子进入溶液参与正极反应。 (2)正极反应 在外电源的作用下,正极板上的氢氧化亚镍晶格中,两个二价镍离子各失去一个电子生成三价镍离子,同时,晶格中两个氢氧根离子各释放出一个氢离子,将氧负离子留在晶格上,释出的氢离子与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然后,两个三价镍离子与两个氧负离子和剩下的二个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两个氢氧化镍晶体。 蓄电池充电终了时,充电电流将使电池内发生分解水的反应,在正、负极板上将分别有大量氧气和氢气析出。从上述电极反应可以看出,氢摒化钠或氢氧化钾并不直接参与反应,只起导电作用。从电池反应来看,充电过程中生成水分子,放电过程中消耗水分子,因此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浓度变化很小,不能用密度计检测充放电程度。 相关概念 充足电后,立即断开充电电路,镍镉蓄电池的电动势可达1.5v左右,但很快就下降到1.31-1.36v。 镍镉蓄电池的端电压随充放电过程而变化,可用下式表示: u充=e充+i充r内 u放=e放-i放r内 从上式可以看出,充电时,电池的端电压比放电时高,而且充电电流越大,端电压越高;放电电流越大,端电压越低。 当镍镉蓄电池以标准放电电流放电时,平均工作电压为1.2v。采用8h率放电时,蓄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1.1v后,电池即放完电。 容量及影响因素 蓄电池充足电后,在一定放电条件下,放至规定的终止电压时,电池放出的总容量称为电池的额定容量,容量q用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来表示,表示式如下: q=i·t(ah) 镍镉蓄电池容量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 活性物质的数量; ②放电率; ③ 电解液。 放电电流直接影响放电终止电压。在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下,放电电流越大,蓄电池的容量越小。 使用不同成分的电解液,对蓄电池的容量和寿命有一定的影响。通常,在高温环境下,为了提高电池容量,常在电解液中添加少量氢氧化锂,组成混合溶液。实验证明:每升电解液中加入15~20g含水氢氧化锂,在常温下,容量可提高4%~5%,在40℃时,容量可提高20%。然而,电解液中锂离子的含量过多,不仅使电解液的电阻增大,还会使残留在正极板上的锂离子(li+)慢慢渗入晶格内部,对正极的化学变化产生有害影响。 电解液的温度对蓄电池的容量影响较大。这是因为随着电解液温度升高,极板活性物质的化学反应也逐步改善。电解液中的有害杂质越多,蓄电池的容量越小。主要的有害杂质是碳酸盐和硫酸盐。它们能使电解液的电阻增大,并且低温时容易结晶,堵塞极板微孔,使蓄电池容量显著下降。此外,碳酸根离子还能与负极板作用,生成碳酸镉附着在负极板表面上,从而引起导电不良,使蓄电池内阻增大,容量下降。 内阻 镍镉蓄电池的内阻与电解液的导电率、极板结构及其面积有关,而电解液的导电率又与密度和温度有关。电池的内阻主要由电解液的电阻决定。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随密度而变。18℃时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最小。 通化镍镉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碱性工业电池开口电池 效率与寿命 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镍镉电池的容量效率ηah为67%-75%,电能效率ηwh为55%~65%,循环寿命约为2000次。 容量效率ηah和电能效率ηwh计算公式如下: i放·t放 ηah= ---------- x 100% i充·t充 u放·i放·t放 ηah= --------------- x 100% u充·i充·t (u充和u放应取平均电压) 记忆效应 镍镉电池使用过程中,如果电量没有全部放完就开始充电,下次再放电时,就不能放出全部电量。比如,镍镉电池只放出80%的电量后就开始充电,充足电后,该电池也只能放出80%的电量,这种现象称为记忆效应。 电池全部放完电后,极板上的结晶体很小。电池部分放电后,氢氧化亚镍没有完全变为氢氧化镍,剩余的氢氧化亚镍将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结晶体。结晶体变大是镍镉电池产生记忆效应的主要原因。 碱性镍镉蓄电池1.2v220ah厂家现货 以防止电池过充电,18℃时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电阻系数最小。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在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放电较为明显)。缺点是:镉金属对于环境有污染,如果放电电流不是常量时。中度的自放电率镍氢电池是有氢离子和金属镍合成,3按电解质的不同分为:。电源从正极板中不断取得电子输送给负极板,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但使用中需要做好回收工作,镍镉电池可大电流快速充电。c=i1t1+i2t2+i3t3+,其优点是轻便、抗震、寿命长。使移动电话的通话时间也因而延长了30%,安全阀提供了免维护功能。容量损失与搁置前的容量之比,采用先进的交流放电测试方法。这些电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若未完全放电。对正极的化学变化产生有害影响,而成铅正离子。优异的放电性能在大电流放电的情况下,大范围温度适应性。c2为搁置后放电容量(安时),u充·i充·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