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施肥:紫花苜蓿有根瘤,能为根部提供氮素营养,但在贫瘠的荒地、盐碱地,土壤含氮量太低的地区,在播种时要加入尿素做种肥,苗期或返青后,苗弱或第一二年在根系未建成前都要施氮肥。在幼苗成株之后,则需大量磷肥,磷肥除播前做底肥外,每年还需追肥一次,追肥应在收获后结合灌水进行,以保证紫花苜蓿的正常生长。有条件的地区还可在每年返青后,追施钾、硫、钼肥,对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各地推广的细菌肥料,如增产菌、em、喷施宝等都对紫花苜蓿生长有良好作用。
3、除草:紫花苜蓿田的杂草种类很多,防除杂草是紫花苜蓿生产中最基本、最经常性的措施。特别在播种后的幼苗期、返青后、二次刈割前后,杂草都是影响紫花苜蓿产量的重要因素。
4、病虫害防治:生长 4 年以后,紫花苜蓿的病虫害发生较多,会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病害防治有药剂、提前刈割和摘除病叶等方法,效果都很好,但根本的防治还在于选用抗病品种。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盲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