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师范学院原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汶川大地震前占地面积只有大约225亩。直到2000年初,它的大门连一所普通乡村高中都不如,门外是支离破碎的石子路,门内是一座破败的小阁楼,当时有些新生到了校门口就拒绝进去报到。图为1983年的校园全貌。(图片来自学校档案室)
这是2003年的校园全貌,与前一张相比,20年间基本上没什么发展。(摄影:黄磊)
然而在最近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学校不仅面貌上焕然一新,而且教授、副教授的数量也提升了几倍。这都得益于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对灾后重建的大力支持。(摄影:叶小军)
汶川大地震后,学校被迫整体异地重建。如今的校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水磨古镇,虽说占地面积1024亩,但除却山坡,实际能够使用的也不过600亩左右,在全国现有高校中仍然算是迷你型的了。(摄影:叶小军)
尽管占地面积有限,校园内还是有一个二十余亩的活水湖,山涧从湖中穿过,这在全国高校中就很难得了。(摄影:叶小军)
此外,学校没有高层建筑,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等最高都只有6层。(摄影:叶小军)
最具特色的是,因为小镇承载能力有限,学校自己建设了变电站、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摄影:叶小军)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且学校和小镇风景都很秀丽,冬暖夏凉,是成都人的避暑天堂。(摄影:叶小军)
此外,这里的负氧离子也堪称全国之最,藏、羌、回、彝等二十余个民族文化交融荟萃,确实是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去处。(摄影:叶小军)
图书馆是学校最为庄重的建筑,现有藏书102万册。(摄影:叶小军)
南湖中的假山与亭台在朝阳的映射下格外温暖。(摄影:叶小军)
学术交流中心(梅朵天堂酒店)常年承办各种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同时也可以提供整个周边最好的住宿条件。(摄影:叶小军)
教学楼与办公楼(摄影:叶小军)
实验大楼(摄影:叶小军)
南湖夜景(摄影:叶小军)
体育馆(摄影:叶小军)
花红柳绿,读书正当时。(摄影:叶小军)
行政办公楼(摄影:叶小军)
学校大门(摄影:叶小军)
升本之前的大门(摄影:叶小军)
云雾中的学校钟楼,是不是有种得道的感觉呢?(摄影:叶小军)
小面积,大体量。说它是全国最精致的高校绝对名副其实,而且没有之一。如果您的亲朋好友正在备战高考,不妨考虑一下哦。(摄影:叶小军) …………喜欢我就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