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其特点饭菜结合、快而热。而风俗各别,如今的盖浇饭,各地作法也不一样,用料也不同,所以也各有特色。
3、盖浇饭是在西周“八珍”之一“淳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礼记注疏》中 “淳熬”的作法是:“煎醢(hǎi,肉酱)加以陆稻上,沃之以膏。”醢是肉酱,陆稻是北方种植的黄米和小米,沃是浇的意思,膏即油脂。全文大意是:将肉酱煎熬好以后,加在黄米(或小米)饭上,然后再浇上油脂,就成“淳熬”。到了隋唐, “淳熬”发展成“御黄王母饭”,烹制方法也有了新的改进。韦巨源《食单》记载:“编缕卵脂,盖饭表面,杂味。”这就是说,肉的形状已改变为丝,并且加上了鸡蛋等物,色形味都更加多采了。
4、成为唐代“烧尾宴”上的食品之一。所有这些,都是如今“盖浇饭”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