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值税
营改增后,增值税是财政收入的第一大税收来源。
从字面上看,增值税的意思是对增值额(即:生意价格之间的差价)交税,优点是能够防止对同一个产品的每一个流转环节都重复交税。
但这种计税方法只适用于一般交税人。与之相对的是小规模交税人,后者一般不能运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现在,小规模交税人的季度销售额不超越9万的话,能够免缴增值税,这算是一大利好。
不过这儿也有一个常见误区,不要觉得自己的销售额在9万之内就能够进行零申报了,零申报是指没有任何销售额的状况。所以尽管没有到达起征点,但仍需要根据实践发作的销售、劳务状况来报税。
当然,也能够开具发票。这就是第二个误区,不敢开票,觉得一开票就必定得交税,其实不必定,季开票额在七八万,不必交税是没问题的。(别问我为啥不能开到9万,你真的一点儿不开票收入都没有?)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仅次于增值税的第二大税收来源。
所得,所得,能够浅显地理解为对赢利交税(严格来说,管帐赢利和应交税所得额不同)。
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需要在赢利的基础上交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
觉得25%挺高的是吗?我也觉得。
高新企业,能够只缴15%;深圳前海符合要求的企业也是15%;
年所得额在50万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能够只缴10%!这是大多数小公司享用的第二大税收利好政策。
三、个人所得税
别一说到个人所得税就想你的薪酬,薪酬仅仅个税傍边的一个征收规模。
更多的是针对:个体工商户生产运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运营承租运营所得、劳务酬劳所得、股息盈利所得等等。
所以,别觉得个体户就不必缴所得税了!不缴企业所得税,交的是个人所得税,还不是相同?
四、附加税
除了上述提及的税种之外,附加税(城市保护建造税、教育费附加、当地教育费附加)、印花税等小税种也较为常见。
城市保护建造税,根据所在地(城市或县城)不同,有7%、5%和1%三档税率,以你交的增值税为计税根据,与增值税一同缴。
再来说教育费附加、当地教育附加,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展有关政府性基金免征规模的告诉》的规则,季度销售额不超越30万的交税人,免征教育费附加与当地教育附加。
五、印花税
印花税是非常重要的调理税种,人家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但并不是一切签定的合同都要缴印花税,按照《印花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罗列的凭据和经财政部断定交税的其他凭据交税,其交税根据是合同所载金额。比方购销合同是万分之三;加工承包合同是万分之五;产业租借合同是千分之一;权力、答应证照的话,按件计,每件5块…
一般来说,在刊出公司的时分,地税部门会查实缴本钱印花税、租借合同印花税和账本印花税,没交过的话,都得补。
对于新设立企业,零申报3万以下无需缴税,但是每月15号之前必须向税务主管部门申报,长期不申报税务有可能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如果是法人还会影响到自己的银行征信以及生活方方面面。作为新办企业以上税务知识,你是否了解了呢?
新设立企业如何注册公司?可以参考魔都创业网(zhucegongsi.org)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