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查询个人征信?
审查个人贷款、信用卡时会产生硬查询
个人信用报告,是指征信机构出具的记录个人过去信用信息的文件,全面记录个人信用活动,反映个人信用状况。
通常情况下,个人可以自行查询信用报告,也可以在办理业务时授权银行等机构查询信用报告。此外,司法部门因办理案件需要,也可能会查询个人信用报告。
所谓信用报告硬查询,则是指在银行审查个人的贷款申请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信用查询,比如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等。此时,个人填写的申请表上通常会列有授权某某金融机构查询个人征信的条款。另外,个人也可以免费在征信中心查阅自己的信用报告。
央行提醒,贷款申请人应当特别关注查询记录中记载的信息,其他人或机构是否未经授权查询过个人信用报告,以及硬查询次数是否过多。
总的来说,个人信用报告被查询有以下几种原因: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本人查询和异议查询。
这几种原因中,最关键和最常见的是贷款审批和信用卡审批,每次查询的记录,都会体现在信用报告中,保留2年的时间,包括查询机构名称、查询时间、查询原因、查询次数等。
征信查询过多有哪些影响?
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拒贷”,有人说我不贷款,那就没所谓了吧?在此,小编只能说,别把话说的太满了,你现在不需要贷款或信用卡,以后乃至今生都不需要么?当然土豪或者富n代可忽略,你们可以去玩耍了。为什么说要为以后考虑呢,因为这个查询记录是要跟随2年之久的,当然一般机构只看最近半年或一年,那一看最近两年有上百次查询记录,我想信审人员心中也会有一点想法吧,所以时时刻刻保证征信的良好性,还是很有必要的!
不良记录可以更改吗 ?
征信中心只是客观显示不良记录,不能修改不良记录。报送机关(商业银行等业务发生机构 )有权修改由失误造成的不良记录,在确定有错误不良记录时,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或到业务发生机构申请修改。
许多人的征信出问题是因为不懂这方面的知识,非恶意而是大意;希望大家要树立信用意识,防范于未然,如果已经有“信用污点|”,就要从现在做起,重视并维护自己的信用。
更多信息,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