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工作原因,他每天要在地铁里面待三个小时以上。期间除了和客户沟通,也玩玩游戏、看看视频,“但电量一低就什么都不敢干,怕有事联系不上”。偶尔忘带充电宝、又需要在外面跑一天,刘先生经常陷入断电危机。
因为经常坐地铁出行,刘先生成了“易通行”的忠实用户。使用易通行app,北京乘客可以扫码秒速进出站。但像刘先生这种“地铁上中途没电”的情况,“易通行”会扣取地铁全程的费用。
对刘先生而言,时下正热的共享充电宝可以救急使用,如今,也有更多“易通行”乘客呼吁共享充电宝进驻地铁,免得自己多花冤枉钱。其实早在2017年初,共享充电宝街电就出现在地铁、车站、高铁站、机场等出行场景,以随时借还、使用方便等优势吸引用户使用,大大缓解了出行用电焦虑。
北京地铁日均千万客流,共享充电需求强烈
据了解,北京地铁日均千万客流,4月底推广“易通行”以来,扫二维码日进站量迅速从7.39万人次增长到108.1万人次。
而手机断电对于扫码出行的刘先生来说,就是多花冤枉钱。刘先生说:“两次断电,多花了12块钱。”客服要刘先生尽量保持充足的电量,刘先生很无奈,“每时每刻都要用手机,谁还没有偶尔没电的时候?”
手机与用户的生活捆绑的愈发密切。去年5月,艾媒根据《2017q1中国共享充电宝市场研究报告》数据分析认为,超五成用户每天不止一次为移动设备充电,用户对充电宝需求较大。
因用电刚需而迅速走红的共享充电宝,也有数据体现用户需求的增长。2017年3月,共享充电宝街电的用户量为100万,2018年3月便达到6000万,一年时间增长60倍。公开数据称,街电日订单峰值早已突破120万单,稳居支付宝第线下支付订单top3。
手机离不开充电,用户离不开手机,共享充电宝成了用户避免手机断电的关键。据公开报道,部分城市地铁站内早已覆盖街电共享充电宝设备,地铁周边的商场、餐馆、便利店里,街电也是十分常见。在用户“随时随地”的充电需求下,共享充电宝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400亿大市场蕴藏共享充电宝巨大商业金矿
基于市场需求,从2017年初开始,街电便已渗透餐馆、商场等生活服务场景,以及车站、地铁、高铁站、机场等高人流量公共场所。据了解,街电已经覆盖200多个城市,服务范围广阔。
中商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享充电宝市场规模将逼近400亿元,具有巨大商业价值。街电公布数据称,世界杯活动期间,街电13座落地城市的69家商户实现了12%的客户流量增长和12.27%的订单增长。
投资人士认为,共享充电市场空间很大,十分看好这一赛道的未来价值和商业化前景。截至目前,街电已在部分城市实现盈利,进一步印证了投资人的推断。
从去年到今年,以街电为代表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因其独特的商业价值而不断获得资本青睐。2017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在40天时间里,就完成了总金额达12亿的11笔现象级融资,备受创投圈关注。今年年初,资本持续押注,行业内的多家企业获得亿元融资。
有分析者称,随着行业的成熟,400亿规模的共享充电宝市场还将持续增长。这个潜力市场中,共享充电宝所蕴含的巨大金矿仍在等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