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数据仅为独立app数据,不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api接入数据)
在过去的一年,滴滴出行凭借12%的高渗透率成为第一梯队的app,每100个移动互联网民中就有12个是滴滴出行的用户。第二梯队的神州专车相比滴滴量级差距较大,渗透率仅为1.37%,其余网约车app均低于1%,甚至半数app出现了渗透率下降的情况,这或许和之前一些网约车平台通过高额充返吸引用户,过度透支导致后继乏力有关。
(以上数据仅为独立app数据,不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api接入数据)
从日活用户角度来看,除去dau(日活)用户均值超过1300万的滴滴出行,网约车app过去半年的平均日活普遍低于50万人,其中第二和第三的神州专车和曹操专车日活分别为25.6万人和21.9万人。
(以上数据仅为独立app数据,不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api接入数据)
(以上数据仅为独立app数据,不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api接入数据)
日新增用户方面,滴滴出行app过去半年平均每天获取70.4万新用户,神州专车过去半年日均新增用户量为10.4万人,易到、曹操专车和首汽约车均低于2万人。由此,不难推论出,滴滴app日新增用户是第二名神州的将近7倍,是整个行业其它app新增用户总和的5倍以上。
(以上数据仅为独立app数据,不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api接入数据)
报告显示,网约车行业目前主要的经营模式是b2c和c2c,但大部分网约车平台并不会拘泥于其中一种模式。比如,滴滴出行涉及的领域就有快车、专车、出租车、顺风车、单车等11个板块,满足用户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出行需求,而其他的网约车app则更专注于垂直细分领域。
同时安装了滴滴出行和其竞品的用户在竞品用户中所占比例较高,滴滴出行在首汽约车中渗透甚至超过七成,渗透程度较低的在神州专车中也占四成以上,而滴滴出行用户中使用过首汽的仅为百分之一。
(以上数据仅为独立app数据,不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api接入数据)
对于女性用户而言,出行安全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女性用户占比高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平台安全体系更完备、更受用户信赖。从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报告来看,独立网约车app普遍男性用户居多,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的男性用户比例接近七成;滴滴出行的女性比例相对较高,为41.1%,加之其用户体量较大,更多的女乘客在网约车出行时首选滴滴。
据了解,滴滴与公安部门合作对车主进行三证验真和背景筛查。2017年全年,滴滴平台每天拒绝4万个不符要求的注册申请;滴滴推出的防疲劳驾驶以及“滴滴护航”安全驾驶监测系统,使平台去年的交通事故率同比降低了21%,低于交通行业平均水平;通过宣传教育和提示,滴滴还将后座系安全带的比例由2.5%提升到了10%以上。
此外,滴滴出行正在加大对ai交通技术的投入,加速推进国际化包括新能源汽车服务在内的创新业务,发展智能交通技术或将是网约车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