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这篇赋的另一特色是文字优美流畅,生动形象.作者对于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绝妙好词,比比皆是。如:用“徐来”描绘清风微微地、从容不迫地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勾勒出一种安谧宁静的画面,给人以舒坦爽然的感觉。用“徘徊”一词描绘天上的明月也依恋地放慢了脚步,赋予无生命的月光以知觉和感情,使人感到她似乎也与泛舟夜游的主客一样被如此美景所陶醉。“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句,用“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轻举荡漾的动态,是何等传神;而“茫然”一词,既是描绘作者视觉所及的景象,又传达出他在领略旷远迷茫的江景时所产生的具体感受。顺此驰聘想象的翅膀,达到了感情的升华,其结果便由泛舟夜游而进至“浩浩乎”、“飘飘乎”凭虚御风、羽化登仙的神游境界。“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句,用“枕藉”一词化叙述为描绘,形象地勾勒出主客豪饮后任意入睡的情景,又通过“不知”一词写出主客睡眠之酣畅,从而反映出解脱苦闷之情后的轻松自在,使读者感到此情此境历历都在眼前。又如,形容洞箫声的凄切,从各个角度形象地加以攀状。以上这些常见的字和词,它们本身并不存在特别美妙之处,但是由于作者依据情和景而“随物赋形”,便显得“姿态横生”,具有形象的美,可见其设想运用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