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零售销售额连续第12个月出现下跌,1月份零售销售额为3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4%,跌幅与去年12月的194%相比继续扩大。
政府发言人表示:“最近,零售业的营商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因为新冠病毒使旅游业陷入停滞,并对消费活动造成了严重干扰。”
1月份,严重依赖大陆游客的珠宝、钟表和高档礼品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416%,而12月份降幅为366%。药品和化妆品销售额下降了323%,百货商店销售额下降了27%。
今年1月,香港入境旅客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527%,而去年12月和11月的降幅分别为515%和559%。已创下2003年5月(sars疫情时期)以来的最大降幅。
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hktb)的数据,1月份香港入境旅客人数降至320万。其中,中国大陆旅客下降542%,至250万人次。
hktb 还表示,1月份日均入境旅客为约10万人次,还不到2019年同期的一半。2月份该数字继续下降,至不足3000人次。
上周三,香港政府还公布了历来最高的财政预算赤字,承诺向居民发放现金补贴,并对营业税进行减免。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h k r m a)表示,已经进入了 “超级寒冬”,情况危及生存,一些商店已经开始罢工,希望说服房东在香港恢复正常前降低租金。此前,为缓解租户资金压力,香港恒基兆业、新鸿基、新世界发展等房地产和购物中心业主已纷纷宣布提供租金舒缓方案,下调二月份租金(详见《华丽志》报道:疫情让香港零售业 “雪上加霜”,多家商业地产决定下调二月份租金,最高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