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定位更加精准。定位精度高是北斗系统的一大优点,由于卫星数量的增加和地基增强系统,定位能力能够从以前的全球范围内优于10米、亚太地区优于5米提升至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 7月6日下午,湖南常德潘坪村雷家山突发山体滑坡,塌方100万余立方,但由于石门县提前接到了北斗卫星监测系统发来的地质灾害橙色预警,使14户33人全部提前撤离,无一人伤亡。今年年初疫情期间,正是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设备的帮助下,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工程师们得以快速精准地完成测量任务,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精准定位是交通精细化运营的前提。“北斗导航定位覆盖范围更大、定位盲区小,采用北斗实现高精度定位,对于出行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说。目前,国内已经有重庆、郑州等城市在公交系统中使用北斗定位,让后台实时、准确掌握车辆位置信息和行动轨迹,从而提前预估用户的需求,快速做出车辆的管理和调度反应。此外,共享出行的无序停放成为城市的治理难题之一,北斗高精度定位可帮助用户更准确、便捷地找车用车,解决“找不到车”、“还不了车”等常见问题,并降低超区、禁停区停车的误判率,引导用户文明骑车和规范停放。
3、创新生态可期。5g技术和北斗都是护航国计民生的“国之重器”,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5g的大容量、高速度、低时延的传输能力,能为北斗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服务。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国内有超过650万辆运营车辆、3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3200多座内河导航设施、2900多座海上导航设施应用北斗系统。北斗组网完成后,基于5g的超强传输,可以让交通运输领域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提升生产效率。而对于智慧城市、精准农业、人工智能、航天海事等领域,“北斗时代”的到来同样正在开启一个令人期待的创新生态。北斗三号的发射,让短报文通信成为北斗的“独门绝技”——信息发送能力从原来的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通信带宽也从50万用户能力提高到500万用户,用户与用户、用户与中心控制系统间均可实现双向通信。
